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桐子选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筛选种子;S2、浸种;S3、去除种子表面蜡质;S4、漂洗;S5、调整土壤酸碱度;S6、对圃地进行翻耙;S7、圃地进行消毒;S8、播种;S9、揭草;S10、病害防治;S11、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显著提高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和幼苗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桐子选种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桐子培育
,尤其涉及山桐子选种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桐子为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是我国目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木本能源树种,具有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山桐子富含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含油量高达70
‑
90%,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等作用,随着对食用油保健功能要求的提高,山桐子油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由于山桐子种子细小、坚硬且表面被有蜡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制约其自然繁殖,因而资源量较少,现有的人工培育手段不够完善,发芽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的山桐子选种育苗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桐子选种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筛选种子,树龄十年以上母树结出的当年种子,将变质、虫蛀的山桐子种子清除,选出新鲜、饱满的种子;
[0007]S2、浸种,使用35
‑
45℃的温水,将种子浸泡4
‑
8h;
[0008]S3、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浸润后的种子包在粗布袋中,加入清洗剂揉除种子表层的蜡质;
[0009]S4、漂洗,将揉捻去除种子表层蜡质后的种子用清水多次进行漂清,然后滤干备用;
[0010]S5、调整土壤酸碱度,将土壤的酸碱度调整为微酸性;
[0011]S6、对圃地进行翻耙,以南北向做床高25cm、床面宽100cm、步道宽25cm;
[0012]S7、圃地进行消毒,施入硫酸亚铁15g/m2、95%敌债钠叮湿性粉剂5g/m2、50%辛硫磷乳剂10g/m2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消毒;
[0013]S8、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条播时条距30cm左右,沟深3cm,上覆细土厚lcm,用种量22.5kg/hm2,覆盖细土使种子不露出,盖秸草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0014]S9、揭草,在苗出85%以后进行揭草;
[0015]S10、病害防治,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汇中的任意一种,每7d喷1次,连续喷3
‑
4次;
[0016]S11、追肥,第一次施肥选用尿素,施入尿素300kg/hm2,第二次施肥选用钙镁磷复合肥,施入钙镁磷复合肥975kg/hm2,两次施肥均分2
‑
3次施入。
[0017]进一步地,所述S2中的温水温度为40℃,浸泡时长为4h。
[0018]进一步地,所述S3中的清洗剂采用草木灰、小苏打中的一种。
[0019]进一步地,所述S5中土壤的酸碱度为5.5
‑
6。
[0020]进一步地,所述S8中的用种量为22.5kg/hm2。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22]1、种子经过浸种、去除表面蜡质和漂洗,彻底去除表面坚硬的蜡质,便于其在播种后进行萌发,提升种子的发芽率;
[0023]2、通过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土壤的酸碱度适应幼苗的生长,通过对圃地的消毒,避免后续的病虫害,在合理播种、病虫害防治和追肥的作用下,幼苗的存活率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S1、筛选种子,树龄十年以上母树结出的当年种子,将变质、虫蛀的山桐子种子清除,选出新鲜、饱满的种子;
[0027]S2、浸种,使用35℃的温水,将种子浸泡6h;
[0028]S3、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浸润后的种子包在粗布袋中,加入草木灰揉除种子表层的蜡质;
[0029]S4、漂洗,将揉捻去除种子表层蜡质后的种子用清水多次进行漂清,然后滤干备用;
[0030]S5、调整土壤酸碱度,将土壤的酸碱度调整为微酸性,土壤的酸碱度为5.5;
[0031]S6、对圃地进行翻耙,以南北向做床高25cm、床面宽100cm、步道宽25cm;
[0032]S7、圃地进行消毒,施入硫酸亚铁15g/m2进行消毒;
[0033]S8、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条播时条距30cm左右,沟深3cm,上覆细土厚lcm,用种量22.5kg/hm2,覆盖细土使种子不露出,盖秸草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0034]S9、揭草,在苗出85%以后进行揭草;
[0035]S10、病害防治,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喷3次;
[0036]S11、追肥,第一次施肥选用尿素,施入尿素300kg/hm2,第二次施肥选用钙镁磷复合肥,施入钙镁磷复合肥975kg/hm2,两次施肥均分3次施入。
[0037]实施例二
[0038]S1、筛选种子,树龄十年以上母树结出的当年种子,将变质、虫蛀的山桐子种子清除,选出新鲜、饱满的种子;
[0039]S2、浸种,使用40℃的温水,将种子浸泡4h;
[0040]S3、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浸润后的种子包在粗布袋中,加入小苏打揉除种子表层的蜡质;
[0041]S4、漂洗,将揉捻去除种子表层蜡质后的种子用清水多次进行漂清,然后滤干备用;
[0042]S5、调整土壤酸碱度,将土壤的酸碱度调整为微酸性,土壤的酸碱度为6.0;
[0043]S6、对圃地进行翻耙,以南北向做床高25cm、床面宽100cm、步道宽25cm;
[0044]S7、圃地进行消毒,施入95%敌债钠叮湿性粉剂5g/m2进行消毒;
[0045]S8、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条播时条距30cm左右,沟深3cm,上覆细土厚lcm,用种量22.5kg/hm2,覆盖细土使种子不露出,盖秸草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0046]S9、揭草,在苗出85%以后进行揭草;
[0047]S10、病害防治,喷洒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种,每7d喷1次,连续喷3次;
[0048]S11、追肥,第一次施肥选用尿素,施入尿素300kg/hm2,第二次施肥选用钙镁磷复合肥,施入钙镁磷复合肥975kg/hm2,两次施肥均分3次施入。
[0049]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桐子选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筛选种子,树龄十年以上母树结出的当年种子,将变质、虫蛀的山桐子种子清除,选出新鲜、饱满的种子;S2、浸种,使用35
‑
45℃的温水,将种子浸泡4
‑
8h;S3、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浸润后的种子包在粗布袋中,加入清洗剂揉除种子表层的蜡质;S4、漂洗,将揉捻去除种子表层蜡质后的种子用清水多次进行漂清,然后滤干备用;S5、调整土壤酸碱度,将土壤的酸碱度调整为微酸性;S6、对圃地进行翻耙,以南北向做床高25cm、床面宽100cm、步道宽25cm;S7、圃地进行消毒,施入硫酸亚铁15g/m2、95%敌债钠叮湿性粉剂5g/m2、50%辛硫磷乳剂10g/m2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消毒;S8、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条播时条距30cm左右,沟深3cm,上覆细土厚lcm,用种量22.5kg/hm2,覆盖细土使种子不露出,盖秸草并喷水,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正志,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持恒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