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以及油藏流体物性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藏流体测试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以及油藏流体物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开采中,对油田进行油气藏流体测试分析极为重要,其PVT测试结果为认识注气开发机理、原油溶胀特性及储量计算提供较大帮助。目前,对于一些地层温度较高,压力较大的稠油及超稠油采取地层取样的方式进行测量,不进行复配试验,但取样难度大,要求高,只有自喷井符合要求。
[0003]目前亟需一种新技术对开采期的油田进行测试,但其测试难度主要体现在进行复配以及测试过程中提高测试精度,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存在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极影响后续的分析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以及油藏流体物性试验装置,实现动态可视化判断,该方法简单便捷,测试范围更广,精准度更好,安全性有显著提升。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目的的方案为,一种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向具有可视区域的测试筒内通入原料;
[0007]步骤S2、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温度调整为设定温度,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压力调整为设定压力,以使所述原料中的油料和气体相溶或分离;
[0008]步骤S3、通过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可视区域内的影像,当拍摄的影像为第一影像时,对所述测试筒进行排气并收集,直至拍摄的影像变为第二影像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向具有可视区域的测试筒内通入原料;步骤S2、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温度调整为设定温度,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压力调整为设定压力,以使所述原料中的油料和气体相溶或分离;步骤S3、通过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可视区域内的影像,当拍摄的影像为第一影像时,对所述测试筒进行排气并收集,直至拍摄的影像变为第二影像时,判定排气完成,停止排气;步骤S4、对所述油料和/或收集的所述气体进行数据测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筒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视窗,其中一个所述可视窗外设有光源,所述摄像装置设于另一个所述可视窗外;所述步骤S2中,通过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可视窗内的影像,具体包括,开启所述光源,通过所述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可视窗内的影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温度设置为设定温度,具体包括:通过设置于所述测试筒内的加热线圈加热所述原料,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变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控制所述测试筒翻转,并通过设置于所述测试筒内的搅拌装置对所述原料进行搅拌混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料的粘度大于100mPa.s。6.如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流体物性试验具体为脱气试验;所述脱气试验方法中,所述原料为地层样品或复配样品;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压力调整为设定压力,具体包括,以设定的降压梯度对所述测试筒进行至少一次降压处理,直至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压力由预设地层压力降至大气压力;降压过程中持续进行所述步骤S3和所述步骤S4。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复配样品,所述复配样品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步骤A1、向所述测试筒内分别通入油料和气体;步骤A2、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温度调整为设定地层温度,将所述测试筒的筒内压力由大气压力加压至设定地层压力,以使所述油料和所述气体相溶或分离;步骤A3、通过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可视区域内的影像,当拍摄的影像为第一影像时,对所述测试筒进行排气并收集,直至拍摄的影像变为第二影像时,判定排气完成,停止排气,记录通入的气体量V0以及收集的排气量L0;将所述测试筒内的油料作为所述复配样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藏流体物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具体包括:通过所述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可视区域内的影像;a,当第一次拍摄的影像为所述第一影像时,对所述测试筒进行排气并收集,直至拍摄的影像变为所述第二影像时,判定排气完成,停止排气;b,当第一次拍摄的影像为所述第二影像时,向所述测试筒内补充通入所述气体,观测设定时间后拍摄的影像,若在设定时间后拍摄的影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韩红斗,郭军,张卫东,庞翰宇,莫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