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64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握力圈空腔内充不同量的气体,使握力圈达到合适的硬度,握力圈的硬度可以通过气压表的数值监测,实现量化精确调节;患者捏握握力圈的同时可观察到气压表的数值变化;通过计数感应装置与计数器记录有效锻炼次数,通过计时器可按照医护人员要求在标准时间内完成有效锻炼次数,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增加患者的锻炼信心,增加患者使用本装置的依从性,形成规范化标准;设有的弹力袖带可将计时器、计数器与气压表固定连接在手臂上,便于查看相应的数据;上肢抬高装置可将术肢的手掌跟随前臂适当抬高,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缓解静脉压力,减轻手掌及前臂的肿胀。减轻手掌及前臂的肿胀。减轻手掌及前臂的肿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

: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锻炼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
[0002]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8%,血液透析病人数量约30万人,而动静脉内瘘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通路,为血液透析病人提供长期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该血管通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病人透析治疗、疾病预后和生存质量。
[0003]动静脉内瘘建成后并不能马上使用,需要等到动静脉内瘘成熟后才能开始穿刺使用,现在应用最为普遍的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及功能保持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术前、术后术肢的功能锻炼,即反复捏握橡皮握力球或握力圈进行功能锻炼,虽然该锻炼方法能对动静脉内瘘成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对于此项功能锻炼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化标准,更没有精准的锻炼力度和频率来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锻炼,只能依赖患者自觉、随意的进行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同时患者在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后,由于静脉压力升高,淋巴回流受阻,手掌及前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术肢的手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力圈(1)、连接气管(2)、气压表(3)与弹力袖带(9);所述握力圈(1)采用弹力橡胶材料制成的环形圈,在所述握力圈(1)内设有可以容纳气体的空腔,所述握力圈(1)上连接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带有开关的第一充放气管(11);所述连接气管(2)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压表(3)连通;在所述弹力袖带(9)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袋(91),所述收纳袋(91)上设有视窗(911),所述气压表(3)收纳于所述收纳袋(9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力圈(1)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按摩凸点或按摩凸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握力圈(1)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手指套圈(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还包括计数感应装置与计数器(7),所述计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握力圈(1)上,所述计数器(7)通过导线(6)与计数感应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计数器(7)收纳于所述收纳袋(9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握力圈(1)内侧对称位置的第一接触感应部(4)与第二接触感应部(5);所述第一接触感应部(4)包括套筒(41)、弹簧(42)、伸缩柱(43)与感应触点(44);所述套筒(41)底端与握力圈(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41)中部空心顶端开放,所述伸缩柱(43)一端处于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