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35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马铃薯淀粉加入至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淀粉乳;S2、将盐酸加入至水中,搅拌溶解完全得到稀盐酸溶液;S3、将稀盐酸溶液加入至淀粉乳中,在搅拌加热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分子式为(C6H
10
O5)n,组成淀粉分子的单位是葡萄糖。淀粉的分子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直链淀粉,各葡萄糖分子经α

1,4糖甙键连接成直链状;另一种为支链淀粉,性状如树枝,间隔若干葡萄糖单位,即由一支链经1,6碳连在一起,这个支链很短,含有20

25个葡萄糖单位。直链淀粉溶于热水,遇碘呈蓝色。
[0003]可溶性淀粉是由普通淀粉经过酶解法或酸水解法制备而成的淀粉衍生物,呈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无臭。按国家标准《GB/T 8887

2009淀粉分类》定义,可溶性淀粉其属于“变性淀粉
”→“
酸变性淀粉”的一种,溶于热水,不溶于冷水、醇和醚。其热水溶液(10g/L)为透明、带有荧光的液体。可溶性淀粉是变性的淀粉,可溶性淀粉液可作为碘指示剂,兼具直链和支链的部分性质。
[0004]目前,可溶性淀粉的生产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即淀粉在含少量水(通常20%左右)情况下与反应介质发生反应生成变性淀粉的一种方法,但由于体系内含水量少,其最大困难是淀粉与反应介质的混合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湿法,即将淀粉分散在反应介质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反应介质作用生成变性淀粉,其特点是淀粉与反应介质悬浮于体系内,混合均匀,产品质量稳定。
[0005]但是,目前采用湿法制备可溶性淀粉时,会存在控制指标不够精细,产品中含有的灰份、酸碱度、溶液的澄清度、还原物质、氧化物质、干燥失重指标很难达到食用及药用标准,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通常一套制备工艺对应一种性质和型号的可溶性淀粉,当需要生产多种不同性质和型号的可溶性淀粉时,需要开发出对应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通过对制备工艺中干燥温度进行调整,可根据需要生产不同性质和型号的可溶性淀粉,而且制备得到的可溶性淀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标,产品的质量较高,稳定性较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将马铃薯淀粉加入至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淀粉乳,其中,马铃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0.5

0.7):1;
[0010]S2、将盐酸加入至水中,搅拌溶解完全得到稀盐酸溶液,其中,盐酸与马铃薯淀粉的重量比为(0.12

0.18):1,该步骤中加入的水与马铃薯淀粉的重量比为(0.18

0.22):1;
[0011]S3、将稀盐酸溶液加入至淀粉乳中,在搅拌加热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6

66℃,水解反应时间为6

12h,再向反应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直至其pH呈中性,得到水解溶液;
[0012]S4、将水解溶液进行浓缩,离心脱水处理,得到可溶性淀粉湿品;
[0013]S5、将可溶性淀粉湿品在120

150℃下进行干燥处理,再经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可溶性淀粉成品。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15]步骤S1中,由于不同品种的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的难易有差别,马铃薯淀粉较玉米、小麦等淀粉更易水解;而且考虑到后续需要对水解溶液进行过滤,因此,本申请中选用马铃薯淀粉作为原料,其在酸性条件容易进行水解,而且颗粒粒径较大,便于后续的过滤处理操作,此外,灰分、铁盐、重金属、砷盐指标是由淀粉原料决定的,选用马铃薯淀粉作为原料能够保证最终制得的可溶性淀粉成品的灰分、铁盐、重金属、砷盐指标在标准范围内。
[0016]步骤S2中,由于酸在水解过程中仅作为催化剂而不参与反应,不同的酸催化作用不同,本申请中经多次试验发现盐酸催化效果较好,硫酸和硝酸催化效果相仿,且均低于盐酸。
[0017]步骤S3中,加酸于马铃薯淀淀粉乳中,淀粉被水解,其变化顺序为淀粉

可溶性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本申请中,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将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通过控制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水解过程和水解程度进行精确的调控,从而使最终制得的可溶性淀粉的对碘灵敏度、酸碱度、溶液的澄清度、还原物质、氧化物质、干燥失重等指标达标。
[0018]所述步骤S5中,通过控制干燥温度,采用本工艺即可制备出市场需要食用酸处理淀粉﹑药用可溶性淀粉和化学试剂可溶性淀粉三种产品。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干燥处理温度为120

130℃时,得到食用酸处理淀粉。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干燥处理温度为131

150℃时,得到药用可溶性淀粉和化学试剂可溶性淀粉。
[0021]食用酸处理淀粉﹑药用可溶性淀粉、化学试剂可溶性淀粉这三种产品的理化指标相近,其主要区别是干燥失重,通过控制干燥处理温度,采用本申请中工艺,即可生产制备出符合指标要求的上述三种产品。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氢氧化钠溶液由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制备而成,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3

5wt%。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马铃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0.6:1。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盐酸与马铃薯淀粉的重量比为0.15:1,该步骤中加入的水与马铃薯淀粉的重量比为0.2:1。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取反应溶液进行溶解度实验以判断水解是否完全。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溶解度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取反应溶液经滤纸过滤,再将过滤出的湿粉加入至沸水中,直至溶液呈现清亮透明,即证明水解反应完全,立即停止反应。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温低酸的方法,可使反应在较短时间完成而又减少盐酸的用量,再通过控制干燥处理温度,即可生产制备出符合指标要求的食用酸处理淀粉﹑药用可溶性淀粉、化学试剂可溶性淀粉三种产品,而且产品的质量较高,稳定性良好;
[0029]制得的食用酸处理淀粉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增稠作用,其可取代部分成本较高的增稠剂(如阿拉伯树胶、果胶、琼脂等),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0]制得的药用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其水溶液有较强的粘性,化学性质稳定,能与多种药物配伍,其既可作为冲剂、片剂等的稀释剂、吸附剂和崩解剂,又可作为粘合剂;
[0031]制得的化学试剂可溶性淀粉作为实验试剂,可用于测定麦芽和血清中的淀粉酶活力、碘量分析法指示剂、血清非蛋白氮的检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马铃薯淀粉加入至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淀粉乳,其中,马铃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0.5

0.7):1;S2、将盐酸加入至水中,搅拌溶解完全得到稀盐酸溶液,其中,盐酸与马铃薯淀粉的重量比为(0.12

0.18):1,该步骤中加入的水与马铃薯淀粉的重量比为(0.18

0.22):1;S3、将稀盐酸溶液加入至淀粉乳中,在搅拌加热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6

66℃,水解反应时间为6

12h,再向反应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直至其pH呈中性,得到水解溶液;S4、将水解溶液进行浓缩,离心脱水处理,得到可溶性淀粉湿品;S5、将可溶性淀粉湿品在120

150℃下进行干燥处理,再经粉碎、过筛、包装,即得可溶性淀粉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干燥处理温度为1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代博陈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