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志光专利>正文

一种口罩滤布及防护口罩及两者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34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0
一种口罩滤布及防护口罩及两者的制作方法,它涉及口罩技术领域。一种口罩滤布,包括:具有多层折叠层的折叠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折叠部上下两侧的、用于将所述折叠部缝合成一体的两个缝合部;所述折叠部包括:外滤层,以及设于所述外滤层内侧的内滤层。一种防护口罩,包括:支撑件、软质贴边和过滤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与脸部弧度适配的弧形侧壁,所述支撑件还具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侧壁的下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弧形侧壁上的所述弧形孔相适配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侧壁外侧以遮住所述弧形孔;佩戴时,所述支撑件内的气体与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口罩滤布进行交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过滤防护效果突出、折叠结构不易松散的优势。散的优势。散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滤布及防护口罩及两者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
,具体涉及一种口罩滤布及防护口罩及两者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保持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对于呼吸道的健康而言,口罩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医用防护措施。常用的口罩分为三类: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外科口罩)、N95型口罩,而对于疫情或病重的情况下,一般多选用医用口罩甚至是N95口罩,对于重点的医护岗位必须是N95类型或是同等防护级别的口罩。
[0003]但现有的口罩滤布过滤效果差,且容易松散,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口罩滤布及防护口罩及两者的制作方法,具有过滤防护效果突出、折叠结构不易松散的优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口罩滤布,包括:具有多层折叠层的折叠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折叠部上下两侧的、用于将所述折叠部缝合成一体的两个缝合部;所述折叠部包括:外滤层,以及设于所述外滤层内侧的内滤层。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叠部左右两边的折叠方向相反,且向外张开。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叠部左右两边的折叠方向一致。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叠部的左层折叠层覆盖右层折叠层的50%

80%,或所述折叠部的右层折叠层覆盖左层折叠层的50%

80%。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每层所述折叠层的宽度为0.5cm

1cm。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1]1、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具有多层折叠层的折叠部,相比于平铺展开,增强了过滤防护效果;此外,折叠部的上下两侧具有缝合部,进而使得整个口罩滤布整体性更强,其折叠结构不易松散;此外,折叠部包括:外滤层和内滤层,更进一步地增强了过滤防护效果。
[0012]2、在本专利技术中,折叠滤布左右两边的折叠方向相反,且向外张开,在使用时具有相反的作用方向,使其表面滤布自然张开,此时表面积最大,大幅降低了呼吸阻力,呼吸阻力只有正常口罩的二分之一,甚至更高,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口罩,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与脸部弧度适配的弧形侧壁,所述支撑件还具有与鼻部弧度适配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侧壁的下侧开设有弧形孔;软质贴边,所述软质贴边环绕于所述弧形侧壁的上侧外缘和所述弧形凸起的外缘;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为上述的口罩滤布;所述口罩滤布与所述弧形侧壁上的所述弧形孔相适配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侧壁外侧以遮住所述弧形孔;佩戴时,所述支撑件内的气体与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口罩滤布进行交换。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件采用透明材料;所述软质贴边采用硅胶材料。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6]1、在本专利技术中,支撑件具有与脸部弧度适配的弧形侧壁,以及与鼻部弧度适配的弧形凸起,使得该防护口罩更贴合脸部,佩戴舒适且紧凑;又通过在弧形侧壁的上侧外缘和弧形凸起的外缘设有软质贴边,不仅能够防止支撑件刮伤脸部,而且能够有效增大支撑件与脸部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佩戴后产生压痕;此外,还通过在弧形侧壁的下侧开设有弧形孔,且在弧形孔外侧设有过滤件,由于过滤件位于嘴部和鼻部的下侧,更有利于支撑件内的气体与外部气体进行交换,透气性良好,防护效果突出。
[0017]2、在本专利技术中,支撑件采用透明材料,从而佩戴者的身份能够被识别,在一些特殊场景十分适用,如:人脸识别,会议沟通等。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口罩滤布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口罩滤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备料:检测并准备外滤层及内滤层材料;
[0020]步骤二:制布,在外滤层材料内侧加内滤层材料,形成复合布料;
[0021]步骤三、折布:把复合布料用折边机折成设定形状;
[0022]步骤四:成型:把折好的复合布料结合成型;
[0023]步骤五:切片:以制备好的刀具进行切片并修毛边,制成口罩滤布。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25]1、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该制作工艺,先把复合布料用折边机折成设定形状,再把折好的复合布料结合成型,由于有结合成型的步骤,使得口罩滤布制备后更加稳定,折叠结构不会松散;此外,在工艺的最后,对口罩滤布周边多余的部分进行裁剪,从而将缝合的线裁减掉,不影响口罩滤布的美观。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第四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防护口罩,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备料:检测并准备外滤层及内滤层材料;
[0028]步骤二:制布,在外滤层材料内侧加内滤层材料,形成复合布料;
[0029]步骤三、折布:把复合布料用折边机折成设定形状;
[0030]步骤四:成型:把折好的复合布料结合成型;
[0031]步骤五:切片:以制备好的刀具进行切片并修毛边,制成口罩滤布;
[0032]步骤六:成型:以高分子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支撑件;
[0033]步骤七:滴胶:对支撑件进行定位做电晕处理,并进行滴胶处理,以形成软质贴边;
[0034]步骤八:熔接:将制备好的口罩滤布在支撑件上进行定位,经过熔接方式固定在支撑件上;
[0035]步骤九:裁剪:对口罩滤布周边多余的部分进行裁剪,以制得防护口罩;
[0036]步骤一至步骤五,与步骤六至步骤七的顺序可以调换。
[003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熔接方式为超声焊接、粘接、热压或热熔中的任意一种。
[00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39]1、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该制作工艺,先把复合布料用折边机折成设定形状,再把折好的复合布料结合成型,由于有结合成型的步骤,使得口罩滤布制备后更加稳定,折叠结构不会松散;此外,在工艺的最后,对口罩滤布周边多余的部分进行裁剪,从而将缝合的线裁减
掉,不影响防护口罩的美观。
[0040]2、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支撑件进行滴胶处理,以形成软质贴边,不仅能够防止支撑件刮伤脸部,而且能够有效增大支撑件与脸部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2]图1是口罩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3是防护口罩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45]图4是口罩滤布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层折叠层(311)的折叠部(31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折叠部(310)上下两侧的、用于将所述折叠部(310)缝合成一体的两个缝合部(320);所述折叠部(310)包括:外滤层,以及设于所述外滤层内侧的内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310)左右两边的折叠方向相反,且向外张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310)左右两边的折叠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310)的左层折叠层(311)覆盖右层折叠层(311)的50%

80%,或所述折叠部(310)的右层折叠层(311)覆盖左层折叠层(311)的50%

8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滤布,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折叠层(311)的宽度为0.5cm

1cm。6.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00),所述支撑件(100)具有与脸部弧度适配的弧形侧壁(110),所述支撑件(100)还具有与鼻部弧度适配的弧形凸起(120),所述弧形侧壁(110)的下侧开设有弧形孔(130);软质贴边(200),所述软质贴边(200)环绕于所述弧形侧壁(110)的上侧外缘和所述弧形凸起(120)的外缘;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为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口罩滤布(300);所述口罩滤布(300)与所述弧形侧壁(110)上的所述弧形孔(130)相适配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侧壁(110)外侧以遮住所述弧形孔(130);佩戴时,所述支撑件(100)内的气体与外部气体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温志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