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及透镜技术

技术编号:377734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及透镜,根据主波长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及透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汽车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及透镜。

技术介绍

[0002]透镜是远近光模组的核心器件,具有偏折光线、将近光挡板影像投射到车前的功能,透镜的成本、重量和光学效果是远近光模组的重点关注项。玻璃透镜具有较低的色散和优秀的耐热性能,但加工难度大、成本高、重量偏重;塑料透镜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易加工的优势,但常用的塑料材料有自身的缺陷,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较低的色散,但耐热性能无法满足汽车前照灯要求;聚碳酸酯(PC)的耐热性能优秀,但色散较大,会导致近光截止线发蓝或发黄。
[0003]折衍射混合透镜是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在传统透镜的表面设置衍射微结构,将透镜的屈光度分解为折射屈光和衍射屈光,利用衍射透镜的负色散特性,抵消材料引入的透镜色差。单透镜远近光模组采用折衍射混合透镜,可以确保截止线锐利、弱化截止线发彩;像素式大灯模组采用折衍射混合透镜,可以省略消色差镜片,从而减少镜片数量,降低模组重量和成本。玻璃基材的折衍射混合透镜加工繁琐、在工艺、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平行光从透镜的一侧入射,经透镜折衍射后在透镜另一侧会聚,透镜入射平行光的一侧称为第一光学面,另一侧称为第二光学面,光线会聚的点称为后焦点,且第一光学面的面型记为z1,第二光学面的面型记为z2;所述第一光学面和所述第二光学面分别与光轴相交,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透镜的中心厚度d;后焦点与第二光学面之间的距离为f,所述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中的一个面上带有衍射微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选定的主波长λ
a
和副波长λ
b
以及透镜的材质,确定主波长λ
a
在透镜内的折射率n
a
以及副波长λ
b
在透镜内的折射率n
b
;步骤2:根据后焦点与第二光学面的距离f,计算透镜的光程调制量δOPL;步骤3:根据主波长λ
a
的折射率n
a
和副波长λ
b
的折射率n
b
,计算并分配透镜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
和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
;步骤4:根据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
和透镜中心厚度d,计算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的近似面型,分别为面型z1和面型z2;步骤5:根据入射平行光到后焦点的实际光程,对步骤4计算的透镜近似面型z1和z2进行精确调整,至入射平行光的各光线的实际光程相等,此时,获得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调整后的精确面型,分别为面型z
′1和面型z
′2;步骤6:根据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
,计算衍射微结构的近似结构;步骤7:根据入射平行光到后焦点的实际光程,对步骤6中衍射微结构的近似结构进行精确调整,至入射平行光的各光线的实际光程之差为主波长λ
a
的整数倍,此时获得衍射微结构的精确结构z
step

;步骤8:根据步骤5获得的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整后的精确面型z
′1和z
′2,以及步骤7获得的衍射微结构的精确结构z
step

,确定待设计透镜的结构和参数,完成折衍射混合透镜的设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计算透镜的光程调制量δOPL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平行光经过折衍射混合透镜能够将会聚到透镜的后焦点,因此,根据费马原理,透镜口径内的任意光线,当入射光线平行于光轴时,则光线到后焦点的光程相等,且为常数,则入射光线光程表示为:OPL(r)=C
ꢀꢀꢀꢀꢀꢀꢀꢀꢀꢀꢀꢀꢀꢀꢀꢀꢀꢀꢀꢀꢀꢀꢀꢀꢀꢀꢀ
(1)其中,C为常数;r为透镜表面任意点到光轴的距离,且r∈[0,R],R为折衍射混合透镜的通光半径;透镜表面到后焦点的光程为:由于透镜中心点的通光半径r=0,因此,根据公式(2)通过透镜中心点的光线光程为:L(0)=f
ꢀꢀꢀꢀꢀꢀꢀꢀꢀꢀꢀꢀꢀꢀꢀꢀꢀꢀꢀꢀꢀꢀꢀꢀꢀꢀꢀꢀꢀꢀꢀ
(3)然后以该光线为基准,折衍射混合透镜的光程调制量δOPL为:
其中,L(r)表示透镜上距离光轴r的点到透镜后焦点的距离;n
空气
表示空气折射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衍射混合透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并分配透镜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
和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
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透镜基于折射材料与空气的折射率差异,利用透镜的厚度变化制造光程差,使光线偏转,因此,对薄透镜,其厚度梯度、折射率与折射光程调制量的关系为:δOPL
r
=δt
×
(n

1)
ꢀꢀꢀꢀꢀꢀꢀꢀꢀꢀꢀꢀꢀꢀꢀꢀꢀꢀꢀꢀꢀꢀꢀꢀꢀꢀꢀꢀꢀꢀ
(5)其中,δOPL
r
是折射光程调制量,δt是透镜在光轴方向的厚度差,n是透镜折射率;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线a和b,透镜引入的调制量与材料对两个波长的折射率相关:其中,δOPL
ra
是光线a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b
是光线b的折射光程调制量,n
a
是光线a在透镜内的折射率,n
b
是光线b在透镜内的折射率;以光线a的波长作为主波长λ
a
,则光线b的折射光程调制量与主波长λ
a
的偏差ΔOPL
r
为:衍射透镜利用衍射微结构产生相位调制,从而实现光程调制,因此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
与相位调制量φ的关系为:δOPL
d
=φ
×
λ
ꢀꢀꢀꢀꢀꢀꢀꢀꢀꢀꢀꢀꢀꢀꢀꢀꢀꢀꢀꢀꢀꢀꢀꢀꢀꢀꢀꢀꢀ
(8)以光线a的波长作为主波长λ
a
,光线b的波长作为副波长λ
b
,则光线b的衍射光程调制量与主波长λ
a
的偏差ΔOPL
d
为:其中,δOPL
da
是光线a的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b
是光线b的衍射光程调制量,λ
a
为光线a的波长,λ
b
为光线b的波长;由于透镜的总光程调制量为折射光程调制量与衍射光程调制量之和,因此,对于光线a的光程调制量为:由于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a
和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a
成正比关系,即:由于λ
a
、λ
b
和n
a
、n
b
都是预先给定值,因此,根据公式(10)和公式(11),能够解出透镜对光线a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a
和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a
;当确定了光线a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a
和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a
后,根据公式(6)和公式(9)计算出光线b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b
和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b
,从而计算出透镜总的折射光程调制量δOPL
r
和总的衍射光程调制量δOPL
d
:δOPL
r
=δOPL
ra
+δOP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贤良徐悦佳程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