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工艺常用的A2O工艺,为了保证脱氮及降解有机物的效果,一般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近年来,多地出水标准逐步提高,出水水质要求日趋严格,常规的处理设备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往往通过延长水力停水时间或增加深度处理阶段实现,造成投资成本提高、占地面积增大、运行成本增加、不便于运输等问题。
[0003]为了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率,近年来MBBR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MBBR工艺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MBBR工艺结合了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解决了固定床反应器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流化床需要将载体流化、淹没式生物滤池易堵塞需要清洗填料和更换曝气器等问题。该工艺因悬浮的填料能与污水频繁接触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但传统的MBBR工艺一般挂膜速度较慢,反应器启动时间长达25~40天,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在厌氧区内垂直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在缺氧区内垂直设置有第二折流板,在好氧区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曝气管,所述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位于好氧区底部的连通口,其特征在于:在缺氧区与好氧区处均设置有改性悬浮填料,缺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20~40%,好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40~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缺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与好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之间的比值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改性悬浮填料的粒径约12~13mm,比表面积大于700m2/m3,比重大于0.95g/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厌氧区设置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斜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的交界处设置有固定拦截网,固定拦截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改性悬浮填料的粒径;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可提升拦截网,可提升拦截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改性悬浮填料的粒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提升拦截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郑芸芸,崔岳,张黎明,高贵锋,从志刚,商文秀,余正学,果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城禹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