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30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9
本申请涉及烟草虫害防治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诱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倾斜圈板,倾斜圈板的外沿与壳体的内壁相接,倾斜圈板沿靠近壳体的中心轴方向并朝向壳体的底端方向倾斜,倾斜圈板的底端开设有过虫孔,倾斜圈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诱虫腔和除虫腔,诱虫腔的底端通过过虫孔连通除虫腔,壳体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通光孔,若干通光孔连通诱虫腔;诱虫灯体,诱虫灯体设置于诱虫腔的顶面上。由于诱虫腔底端的倾斜圈板向下倾斜,促使害虫容易滑落,而害虫向上飞时,受到倾斜圈板的阻碍,实现将害虫困死在除虫腔中;诱虫装置中仅诱虫灯体耗电,有利于提升正常工作时间,不需要持续供电,提升便携性,以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用场景。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虫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烟草虫害防治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诱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烟草制品的存储以及加工场所,容易滋生各种害虫,常见的害虫有10多种,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烟草粉螟和烟草甲;对于烟草仓储害虫的防治,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各种机械法杀死害虫,包括高温杀虫、气调防虫或硅藻土防虫等,化学防治采用熏蒸剂或磷化铝等,上述方案主要在加工过程或密封的储存环境下进行,对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使用不当或疏忽大可能造成意外事故。
[0003]诱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特定波段的光引诱害虫,并通过电网杀死害虫,使用简单,不要求在加工或密封环境中使用,对人员的危险性小,可以应用于烟草制品的存储以及加工场所的虫害防治;由于使用电网杀死害虫,在诱杀害虫过程中,电网持续开启,使得诱虫灯的耗电量高,导致正常工作时间短,需要插电使用或者采用太阳能持续充电,使得现有的诱虫灯的使用场景非常受限,需要露天使用或配备单独的插座。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诱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诱虫灯使用电网杀死害虫,耗电量高,导致正常工作时间短,使用场景非常受限,需要露天使用或配备单独的插座的问题。
[0006]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诱虫装置,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倾斜圈板,所述倾斜圈板的外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所述倾斜圈板沿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心轴方向并朝向所述壳体的底端方向倾斜,所述倾斜圈板的底端开设有过虫孔,所述倾斜圈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诱虫腔和除虫腔,所述诱虫腔的底端通过所述过虫孔连通所述除虫腔,所述壳体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通光孔,若干所述通光孔连通所述诱虫腔;
[0008]诱虫灯体,所述诱虫灯体设置于所述诱虫腔的顶面上。
[0009]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0010]上壳,所述诱虫腔位于所述上壳中,所述倾斜圈板位于所述上壳的底端;
[0011]下壳、底座和集虫杯,所述下壳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以及所述底座,所述底座沿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集虫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端,所述下壳具有沿高度方向贯穿设置的中心孔,所述倾斜圈板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顶端孔口处,所述过虫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中心孔,所述集虫杯连通所述中心孔。
[0012]可选地,所述下壳的外周开设有透光网孔,所述透光网孔位于所述下壳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底座的外周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外周面沿底端向顶端缩径。
[0013]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条孔,所述条孔环绕所述下壳的外周分布,且所述条孔连通所述集虫杯。
[0014]可选地,所述诱虫灯体包括:
[0015]紫外LED贴片灯,所述紫外LED贴片灯嵌设于所述诱虫腔的顶面上。
[0016]可选地,所述诱虫灯体还包括:
[0017]导光座,所述导光座位于所述诱虫腔以及所述除虫腔中,所述导光座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诱虫腔的顶面上,所述导光座的外周开设有导光槽,所述导光槽位于所述诱虫腔以及所述除虫腔中;
[0018]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嵌设于所述导光槽中,所述导光板的顶端与所述紫外LED贴片灯的发光面相对设置。
[0019]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底端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连通所述中心孔,所述阶梯孔具有第一沉台,所述集虫杯容置于所述第一沉台中。
[0020]可选地,所述诱虫装置还包括:
[0021]异形卡块,所述异形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台上,所述集虫杯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底面抵靠所述异形卡块的底端。
[0022]可选地,所述异形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中转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中转部的两端,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沉台的底壁,所述卡接部的顶面与所述凸起的底面相抵靠,所述卡接部突出设置于所述中转部朝向所述集虫杯的径向向外的一侧或朝向所述集虫杯的切向的一侧。
[0023]可选地,所述凸起包括:
[0024]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均与所述集虫杯的内壁相接,所述竖板位于所述横板的端部,且所述竖板的一端突出所述横板的底面设置,所述横板的底面抵靠所述卡接部的顶面;
[0025]若所述卡接部突出设置于所述中转部朝向所述集虫杯的径向向外的一侧,所述竖板与所述卡接部的一侧相抵靠。
[0026]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诱虫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倾斜圈板,倾斜圈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为诱虫腔和除虫腔,并在诱虫腔中设置诱虫灯体,以及采用若干通光孔连通诱虫腔与外界,使得诱虫灯体发出的光穿过透光孔,引诱外界害虫进入诱虫腔中,由于诱虫腔底端的倾斜圈板向下倾斜,促使害虫容易沿着倾斜圈板滑落进除虫腔中,而除虫腔中害虫向上飞时,受到倾斜圈板的阻碍,实现将害虫困死在除虫腔中,实现杀灭害虫的作用,由于诱虫装置中仅诱虫灯体耗电,相比采用电网结构耗电量少,有利于提升诱虫装置的正常工作时间,可以采用简单的供电电池进行供电即可,不需要使用插座或太阳能持续供电,提升便携性,有效增强诱虫装置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功能原理框图;
[0033]图7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变形结构的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申请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9是本申请图5中B部放大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变形结构的剖视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诱虫装置的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是本申请图4中C部放大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诱虫装置;11、壳体;12、诱虫灯体;13、诱虫腔;14、除虫腔;15、电路板;16、开关按钮;17、供电电池;18、提手;19、异形卡块;111、倾斜圈板;112、过虫孔;113、通光孔;114、上壳;115、下壳;116、底座;117、集虫杯;1141、控制盒体;1142、连接壳;1143、环槽;1144、过线孔;1145、隐藏槽;1151、中心孔;1152、内层;1153、外层;1154、电源槽;1155、透光网孔;1161、条孔;1162、阶梯孔;1163、第一沉台;1164、固定槽;1165、限位柱;1166、第二沉台;1171、凸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倾斜圈板,所述倾斜圈板的外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所述倾斜圈板沿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心轴方向并朝向所述壳体的底端方向倾斜,所述倾斜圈板的底端开设有过虫孔,所述倾斜圈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诱虫腔和除虫腔,所述诱虫腔的底端通过所述过虫孔连通所述除虫腔,所述壳体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通光孔,若干所述通光孔连通所述诱虫腔;诱虫灯体,所述诱虫灯体设置于所述诱虫腔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所述诱虫腔位于所述上壳中,所述倾斜圈板位于所述上壳的底端;下壳、底座和集虫杯,所述下壳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以及所述底座,所述底座沿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集虫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端,所述下壳具有沿高度方向贯穿设置的中心孔,所述倾斜圈板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顶端孔口处,所述过虫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中心孔,所述集虫杯连通所述中心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外周开设有透光网孔,所述透光网孔位于所述下壳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底座的外周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外周面沿底端向顶端缩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条孔,所述条孔环绕所述下壳的外周分布,且所述条孔连通所述集虫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体包括:紫外LED贴片灯,所述紫外LED贴片灯嵌设于所述诱虫腔的顶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巍巍徐涛潘连兴
申请(专利权)人:万载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