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挡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许多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路堑边坡开挖。当用地范围受限或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时,则不能采用放坡开挖的形式。传统做法一般采用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墙或排桩挡墙。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墙的施工仍然需要基槽开挖,可能危及坡顶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排桩挡墙一般分为单排桩挡墙和双排桩挡墙。排桩挡墙虽然无需进行基槽开挖,但是当路堑边坡高度较大时,采用单排桩挡墙则结构变形较大;采用双排桩则占地范围较多,可能侵占道路范围或超出用地红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充分发挥双排桩的支挡优势,保证道路边坡及坡顶建构筑物的安全,减少占地面积,保证拟建道路的使用宽度,并且降低工程费用。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面结构(12)下方级配砂石料(10)底部的前排钻孔灌注桩(1)和设置在路面结构(12)边缘且上端伸出所述路面结构(12)表面的后排钻孔灌注桩(3),所述前排钻孔灌注桩(1)的上端设置有前排桩冠梁(2),且所述前排桩冠梁(2)位于所述级配砂石料(10)下方,所述前排桩冠梁(2)与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的中部之间通过钢筋砼板撑(5)相连接,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的上端设置有后排桩冠梁(4),所述路面结构(12)下方位于所述前排钻孔灌注桩(1)的前侧间隔设置有临时钢管锚桩(9),所述临时钢管锚桩(9)的上端与所述后排桩冠梁(4)之间连接有临时钢管斜撑(8),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的前侧位于所述路面结构(12)上方的表面设置有挡土墙护面(6),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的桩间空隙处设置有穿过所述挡土墙护面(6)的泄水孔(7),所述路面结构(12)靠近所述挡土墙护面(6)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砂石料(10)的厚度为20
‑
40cm,所述前排钻孔灌注桩(1)的桩底标高与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的桩底标高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钻孔灌注桩(1)的桩间距为与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的桩间距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钻孔灌注桩(3)上端的所述后排桩冠梁(4)的顶标高与道路边坡顶标高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冠梁(2)的顶标高与钢筋砼板撑(5)的顶标高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短桩结合的双排桩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板撑(5)包括多根钢筋砼板撑主筋(5
‑
1)和多根钢筋砼板撑分布筋(5
‑
2),多根所述钢筋砼板撑主筋(5
‑
1)和多根所述钢筋砼板撑分布筋(5
‑
2)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少华,和礼红,蔡清,王超,郑盘石,杨安民,吴盼盼,龙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