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慢性伤口的促愈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伤口的促愈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难愈性伤口指经过1个月以上治疗无法正常自愈达到解剖及功能上的原始状态或也无愈合倾向的伤口。此类伤口或创面不能自行缩小10%
‑
15%/周或不能缩小50%/月。慢性伤口发病率为1%
‑
2%,其有着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费用高昂等特点,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原发病的治愈以及生存质量由于慢性难愈合伤口漫长的病程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家庭也承受着沉重的护理与经济负担。少数慢性难愈性伤口若发生感染扩散,可导致脓毒症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溃疡癌变。最新的研究发现,由铁依赖的、ROS增多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即铁死亡是慢性伤口难愈合的分子机制之一。
[0003]敷料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伤口的方法,但是目前,许多慢性伤口敷料采用的是自然生物组织,其需要从捐赠者那里获得,并加工成材料,这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且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慢性伤口的促愈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磷脂、DC
‑
Chol、去铁胺
‑
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和TPU加入到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混匀,获得壳层纺丝液;S2.将UAMC
‑
3203、纳米二氧化锰和SOD加入PVA
‑
PVP溶液中,充分混匀,获得芯层纺丝液;S3.利用同轴电纺将所述壳层纺丝液与所述芯层纺丝液纺制成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得到慢性伤口愈合敷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磷脂、DC
‑
Chol、去铁胺
‑
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TPU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例为(100
‑
120)mg:(40
‑
100)mg:(14
‑
18)mg:(2
‑
4)g:(20
‑
25)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磷脂为1,2
‑
二肉豆蔻酰基
‑
sn
‑
甘油
‑3‑
磷酸胆碱或1,2
‑
二月桂酰基
‑
sn
‑
甘油
‑3‑
磷酸乙醇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去铁胺
‑
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中,聚乙二醇聚合度为20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