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05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包括底板、机壳本体、气体混合净化装置、气瓶以及灌流培养室,所述底板上面靠近右侧处安装有机壳本体,所述底板上面靠近左侧安装有两个气瓶,所述底板上面靠近中间处安装有气体混合净化装置,在需要排出高通量灌流培养板内的废液时,可直接在灌流培养室处拉出插板,在灌流培养室内完全暴露出高通量灌流培养室,此时废液可直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到灌流培养室内,并且从第二连接筒通入到贮藏室中,同时在插板完全插进到灌流培养室中时,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中重新通入新的培养液,不但加快了废液的流出效率,还减少废液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中的残留,提高了对细胞、类器官的培养质量。类器官的培养质量。类器官的培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态培养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细胞、类器官的三维培养及时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培养存在着更多的优势,三维培养在发育生物学、疾病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再生机制、精准医疗以及药物毒性和药效试验等多个应用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尤其的在药物筛选和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领域;
[0003]经检索,专利号为CN109055216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通量3D细胞、类组织及类器官动态培养系统,包括机壳本体、沿培养液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机壳本体内的培养液混合罐、蠕动泵、灌流培养室、废液贮藏室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本体侧部且与所述培养液混合罐连通的纯净气源;用于3D细胞、类组织、类器官的高通量动态培养,通过蠕动泵将富含气体的培养液输送至灌流培养区的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中,可自动化完成三维培养细胞、类组织、类器官的3D动态培养;能避免传统培养系统中因三维培养支架的尺度过大造成三维支架中心的细胞和支架边沿的细胞由于传质不均匀因素造成研究模型不科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高通量3D细胞、类组织及类器官动态培养系统整个过程安全可靠、高效便捷,可满足不同领域研究人员三维培养的需求,符合生物材料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0004]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新培养液,由废液出料管将高通量灌流培养板内的废液通入到废液贮藏室中,进行集中处理,但是由于废液出料管与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之间的接触连通面积有限,仅仅依靠高通量灌流培养板内废液自身流淌至废液出料管中,不但流通速效较低,而且还易发生废液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内残留的问题,残留的废液会影响到对细胞、类器官的培养工作,因此,存在有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包括底板、机壳本体、气体混合净化装置、气瓶以及灌流培养室,所述底板上面靠近右侧处安装有机壳本体,所述底板上面靠近左侧安装有两个气瓶,所述底板上面靠近中间处安装有气体混合净化装置,两个所述气瓶均通过连通管连接在气体混合净化装置上,所述机壳本体上通过铰链铰接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的背面处安装有把手,所述机壳本体下内壁靠近左侧处安装有培养液混合罐,所述机壳本体上面处于培养液混合罐的后侧处安装有蠕动泵,所述培养液混合罐与高通量灌流培养板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蠕动泵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灌流培养室与废液贮藏室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机壳本体下内壁靠近右侧处的第二控温模块上安装有废液贮藏
室,所述机壳本体下内壁中间处的第一控温模块上安装有灌流培养室,所述灌流培养室的上方处固定的插进有高通量灌流培养板,所述灌流培养室的正面中间处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中穿过有插板,所述插板插进开设在灌流培养室内壁的密封槽中,所述插板穿出灌流培养室的部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机壳本体正面靠近右侧边沿处嵌入有触控屏。
[0008]优选的,所述灌流培养室的前端内壁的上方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内壁上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底端贴紧在插板的上面处。
[0009]优选的,所述灌流培养室正面两侧边沿处的中间处均安装有定位块,两块所述定位块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通槽的两侧槽壁上均穿过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进对应位置的定位孔中。
[0010]优选的,两根所述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均连接有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斜槽,两个所述斜槽之间对称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插板上处于通槽内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延伸至两块固定块的上方处,所述拉杆的两端处均竖向穿过有插杆,两根所述插杆的底端插进对应位置的斜槽中。
[0012]优选的,所述拉杆远离插杆一侧面的两侧边沿处均连接有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均插进开设在通槽内壁的通孔中,所述插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拉杆和通槽的内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机壳本体一侧面的后侧边沿处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上面处安装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内安装有吸尘泵,所述处理箱内插进吸尘软管,所述透明盖的内壁上安装有吸尘罩,所述吸尘软管的一端连通在吸尘罩上。
[0014]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与吸尘箱之间连通的开口中穿过有过滤板,所述吸尘泵安装在吸尘箱的上内壁处,所述吸尘箱侧面的上方处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处理箱一侧面的下方处连接安装有阀门的排污管。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灌流培养室正面中间处的插口中穿过有插板,插板插进开设在灌流培养室内壁的密封槽中,插板在灌流培养室内贴紧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的下面处,插板穿出灌流培养室的部分上开设有通槽,灌流培养室与废液贮藏室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在需要排出高通量灌流培养板内的废液时,可直接在灌流培养室处拉出插板,在灌流培养室内完全暴露出高通量灌流培养室,此时废液可直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到灌流培养室内,并且从第二连接筒通入到贮藏室中,同时在插板完全插进到灌流培养室中时,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中重新通入新的培养液,不但加快了废液的流出效率,还减少废液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中的残留,提高了对细胞、类器官的培养质量;灌流培养室靠近正面一端内壁的上方处开设有凹槽,在凹槽的上槽壁上连接有刮板,刮板的下方贴紧在插板的上面处,在拉出插板时,利用刮板可刮落粘接在插板上面的废液,使得在高通量灌流培养板中对废液处理的更加彻底;
[0017]2、灌流培养室正面两侧边沿的中间处均连接开设有定位孔的定位块,通槽两侧槽壁上均穿过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插进定位孔中,定位杆另一端的固定块上开设有斜槽,将插板完全的插到灌流培养室中后,可利用固定块推动定位杆的一端插进定位孔中,在灌流培养室上对插板进行固定,同时还能提高插板与灌流培养室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外界空
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灌流培养室中而影响到对细胞、类器官的培养质量;通槽内设置有拉杆,拉杆两端的插杆插进斜槽中,拉杆上远离插杆一侧面两侧边沿处的导向杆插进在通槽槽壁上的通孔中,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拉杆和通槽的槽壁上,在拉出插板时,操作人员只需握紧拉杆,利用拉杆带动插杆在斜槽中的滑动,即可将定位杆的一端从定位孔中抽出,使得可在灌流培养室中可梳理的抽出插板,并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在插板完全插进灌流培养室内,放开拉杆时,推动中拉杆反向带动插杆在斜槽中滑动,来带动定位杆重新插进到定位孔中,对插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0018]3、机壳本体一侧面后侧的上方处安装有处理箱,处理箱的上方安装有吸尘箱,吸尘箱上内壁处安装有吸尘泵,吸尘箱侧面上方处开设有出气口,吸尘箱与处理箱之间连通的开口中穿过有过滤板,透明盖内壁的吸尘罩上连通的吸尘软管一端插进在处理箱内的水中,并且处理箱侧面的下方处连接设置有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包括底板(1)、机壳本体(2)、气体混合净化装置(3)、气瓶(4)以及灌流培养室(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面靠近右侧处安装有机壳本体(2),所述底板(1)上面靠近左侧安装有两个气瓶(4),所述底板(1)上面靠近中间处安装有气体混合净化装置(3),两个所述气瓶(4)均通过连通管连接在气体混合净化装置(3)上,所述机壳本体(2)上通过铰链铰接有透明盖(9),所述透明盖(9)的背面处安装有把手(14),所述机壳本体(2)下内壁靠近左侧处安装有培养液混合罐(5),所述机壳本体(2)上面处于培养液混合罐(5)的后侧处安装有蠕动泵(8),所述培养液混合罐(5)与高通量灌流培养板(7)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蠕动泵(8)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灌流培养室(6)与废液贮藏室(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机壳本体(2)下内壁靠近右侧处的第二控温模块上安装有废液贮藏室(10),所述机壳本体(2)下内壁中间处的第一控温模块上安装有灌流培养室(6),所述灌流培养室(6)的上方处固定的插进有高通量灌流培养板(7),所述灌流培养室(6)的正面中间处开设有插口(12),所述插口(12)中穿过有插板(13),所述插板(13)插进开设在灌流培养室(6)内壁的密封槽中,所述插板(13)穿出灌流培养室(6)的部分上开设有通槽(15),所述机壳本体(2)正面靠近右侧边沿处嵌入有触控屏(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培养室(6)的前端内壁的上方处开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的上内壁上连接有刮板(402),所述刮板(402)的底端贴紧在插板(13)的上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细胞、类器官动态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培养室(6)正面两侧边沿处的中间处均安装有定位块(201),两块所述定位块(201)上均开设有定位孔(202),所述通槽(15)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群高鑫禹陈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