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61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包括硬质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材层上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内部设有芯片,芯片由多个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结构设有两条主流体通道,主流体通道的截面为长方形,两条主流体通道中间均匀分布多个球体培养腔室;球体培养腔室的上侧开有上侧辅助通道与上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下侧开有下侧辅助通道与下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两条主流体通道的宽度尺寸大于两道辅助通道宽度尺寸;所述两条主流体通道的两端各设有首尾两个端口。所得芯片的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和集成度高,可用于高通量肿瘤类器官球体药物筛选。筛选。筛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肿瘤芯片,特别涉及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
[0003]
技术介绍

[0004]由于肿瘤的复杂环境和体外肿瘤模型的欠缺,癌症仍然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在癌症生物学和抗癌药物筛选方面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二维(2D)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模型。二维细胞培养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性高,但无法良好地重现肿瘤结构和整体微环境的特征;动物实验模型虽然可以提供体内肿瘤生长及药物反应的基本信息,但动物与人存在种的差异,使得药物疗效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肿瘤类器官是一种三维细胞培养物,在组织学和遗传学上与患者的起源肿瘤相似,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能够模拟对应器官,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的系统,且具有容易生成,长期培养和低温保存的能力,因此,可应用于药物筛选和疾病建模。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依靠其尺度精确微小、材料制作工艺多样、设计灵活多变和可控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概括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通过将微流控芯片与类器官相结合,可以模拟肿瘤组织病理生理的动态微环境,从而有利于药物筛选、个性化药物和免疫治疗。个性化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在芯片上构建集肿瘤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用于个性化治疗,现有技术仍未解决。
[000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旨在解决如何在芯片上构建集肿瘤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用于个性化治疗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包括硬质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材层上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层(PDMS);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内部设有芯片,芯片由多个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结构设有两条主流体通道,主流体通道的截面为长方形,两条主流体通道中间均匀分布多个球体培养腔室;球体培养腔室的上侧开有上侧辅助通道与上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下侧开有下侧辅助通道与下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两条主流体通道的宽度尺寸大于两道辅助通道宽度尺寸;所述两条主流体通道的两端各设有首尾两个端口。
[0008]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硬质基材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有机玻璃。
[0009]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球体培养腔室为Ω型,数量为4

128个,直径为0.2

0.6 mm。
[0010]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上侧的辅助通道的宽度为0.12

0.52 mm;所述下侧的辅助通道的宽度为0.05

0.2mm。
[0011]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流体通道的深度为0.2

0.6 mm,宽度为0.2

0.6 mm。
[0012]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单元结构的数量为2

8组。
[0013]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球体培养腔室内采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牛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十二烷基硫酸钠或磷脂酸。
[0014]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的厚度为2

8mm;所述端口的直径为0.8
ꢀ‑
1.2 mm。
[0015]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球体培养腔室灌注有培养基和肿瘤球体,球体培养腔室的直径大于肿瘤球体的直径,上侧辅助通道的宽度大于肿瘤球体的直径,下侧辅助通道的宽度小于肿瘤球体的直径。
[0016]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培养基为肠类器官培养基IntestiCult

、脑类器官培养基STEMdiff

、呼吸道类器官培养基PneumaCult

或肝类器官培养基HepatiCult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能够做到集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可实现肿瘤球体的收集、培养和重复收集,能够更好的用于药物筛选和多种结果表征。
[0018]2、本专利技术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的制造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成本低,重复性高。
[0019]3、本专利技术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肿瘤球体,使用不同尺寸的培养腔室进行收集。
[0020]4、本专利技术的肿瘤球体培养腔室均匀分布在两条主流通道间,每两条主通道间有多个培养腔室,且有多组平行结构,可以同时进行高通量和不同组别的药物筛选和实验研究。
[0021]5、本专利技术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可以将肿瘤球体收集并在培养腔室内培养,同时又能在药物筛选结束之后将肿瘤球体重收集,有利于更多的表征方法用于对肿瘤球体的分析。
[0022]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肿瘤类器官芯片整体结构分布示意图,A为三维实体芯片外观,B为芯片内部结构图,1

上层PDMS芯片,2

下层PDMS或有机玻璃,3

芯片内部的结构单元;图2是本专利技术肿瘤类器官芯片内部通道结构示意图,4

上侧首端口,5

上侧尾端口,6

下侧尾端口,7

下侧首端口,8

主流体通道,9

上侧辅助通道,10

培养腔室,11

下侧辅助通道;
图3是本专利技术肿瘤类器官芯片的中间培养腔室放大示意图,12

肿瘤类器官球体;图4是本专利技术肿瘤类器官芯片的数据图,E为肿瘤类器官球体的灌注,F为肿瘤类器官球体的捕获和培养,G为肿瘤类器官球体的回收。
[0024]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参见图1

2,包括硬质基材层2以及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材层上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层1;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1内部设有芯片,芯片由多个单元结构3组成,每个单元结构3设有两条主流体通道8,主流体通道8的截面为长方形,两条主流体通道8中间均匀分布多个球体培养腔室10;球体培养腔室10的上侧开有上侧辅助通道9与上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下侧开有下侧辅助通道11与下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两条主流体通道的宽度尺寸大于两道辅助通道宽度尺寸;所述两条主流体通道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端口,分别是上侧首端口4,上侧尾端口5,下侧首端口6,下侧尾端口7。
[0025]在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类器官球体捕获、培养和回收于一体的多级结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材层上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内部设有芯片,芯片由多个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结构设有两条主流体通道,主流体通道的截面为长方形,两条主流体通道中间均匀分布多个球体培养腔室;球体培养腔室的上侧开有上侧辅助通道与上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下侧开有下侧辅助通道与下侧所在的主流体通道连接;两条主流体通道的宽度尺寸大于两道辅助通道宽度尺寸;所述两条主流体通道的两端各设有首尾两个端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材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有机玻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培养腔室为Ω型,数量为4

128个,直径为0.2

0.6 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的辅助通道的宽度为0.12

0.52 mm;所述下侧的辅助通道的宽度为0.05

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陈友徐浪涛徐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芯航生科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