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697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触控显示屏玻璃模组的粘接提供一种通用、工艺简单的粘接方案,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包含应用胶膜层和离型膜层,其中,应用胶膜层为一层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层、光学级PET膜层和一层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层组合形成的“三明治”型结构,丙烯酸压敏胶通过引入特殊单体和合适的配方工艺体系来增强胶水的透光率,减少雾度,提升排气性等;有机硅压敏胶通过特殊的配方体系满足各类产品的性能要求,该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具有透光度好、排气性好、贴合无“雪花”晶点、粘接性能优异、后期稳定性好,主要用于各类触控屏玻璃显示模组的组件粘接。主要用于各类触控屏玻璃显示模组的组件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级压敏胶
,特别是一种用于触控屏玻璃显示模组的组件粘接用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及显示触摸屏行业的发展,电子消费品市场对触控屏玻璃显示模组的组件的需求数量增长迅速,从而带动ITO玻璃行业、触控屏制造加工行业、胶粘剂及压敏胶粘带等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工控机等都用到触控显示屏,从结构可分为传统的平板触控屏和曲面触控屏,为了达到更好显示效果及体验手感,触控屏从传统的平板屏向2.5D/3D曲面触控屏发展,成为市场应用的的主流产品。因此也就要求了触控屏玻璃显示模组行业进行相应的更新换代,同时对触控屏制程用光学级压敏胶粘带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在贴合2.5D/3D曲面触控屏玻璃过程中,由于玻璃的印刷油墨凹凸区域的填充不完全,导致出现起泡、反弹,且面板及边缘有一定的弧度,尤其是在2.5D/3D曲面触控屏玻璃边缘更容易产生反弹、起泡,造成产品的不良。因此,平板触控屏、2.5D/3D曲面触控屏玻璃模组的粘接解决方案是触控屏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触控屏玻璃模组粘接方案的突出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学双面胶带具有透光度好、排气性好、贴合无“雪花”晶点、粘接性能优异、抗反弹、后期稳定性好,不仅适用于传统平板触控屏而且适用于2.5D/3D曲面屏,而且解决了触控屏行业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包含应用胶膜层和离型膜层,其中,应用胶膜层为一层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层、光学级PET膜层和一层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层组合形成的“三明治”型结构。
[000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的组分:
[0006][0007]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橡胶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分子量为50万

120万之间,反应型端基官能团的含量为1%

2%。
[0008]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树脂为MQ型硅树脂,M基团与Q基团比例为0.9

1.2,反应型端基官能团含量为1%

1.5%。
[0009]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铂金催化剂或有机锡类催化剂。
[0010]优选地,所述锚固剂为含有环氧基和/或酰氧基的反应型锚固剂。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甲苯混合溶剂。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机硅橡胶、乙酸乙酯和甲苯加入到开胶容器中搅拌0.5

3小时,直至有机硅橡胶完全溶解,然后按配方比例依次加入有机硅树脂、锚固剂、催化剂等,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无色或淡黄色的有机硅压敏胶。
[0012](2)将上述有机硅压敏胶涂布于50μmPET基材层上,烘干后形成压敏胶层,复合离型膜层得到光学级压敏胶粘带单面。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4][0015]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包括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所述衣康酸烷基酯单体包括衣康酸二丁酯、衣康酸单丁酯、衣康酸二异辛酯、衣康酸单异辛酯的一种或多种。
[0018]优选地,所述丙烯酸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异月桂酰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优选地,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氮气量为5

20L/min,反应温度为76

80℃。
[0021]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环氧固化剂、异氰酸酯固化剂。
[0022]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甲苯混合溶剂。
[002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下干燥2min形成压敏胶层,复合离型膜层得到光学级压敏胶粘带成品。
[0032]实施例2
[0033](1)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及胶粘带单面的制备:将19份分子量为80万的有机硅橡胶加入18份乙酸乙酯、18份甲苯加入到开胶容器中搅拌0.5

3小时,直至有机硅橡胶完全溶解,然后按配方比例依次加入4份有机硅树脂、0.15份锚固剂、0.2份催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无色或淡黄色的有机硅压敏胶。将上述光学有机硅压敏胶涂布于50μm PET基材层上,胶膜厚度30μm,105
±
5℃下干燥2min,然后150
±
5℃干燥2min形成压敏胶层,复合离型膜层得到光学级压敏胶粘带单面。
[0034](2)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胶粘带双面的制备:
[0035]将40份乙酸乙酯溶剂装入有温度计、冷凝器、乳化槽的反应釜中,将16份丙烯酸异辛酯、4.2份乙酸乙烯酯、1.5份丙烯酸、1.5衣康酸单丁酯、4份丙烯酸异冰片酯、8份甲苯和20份乙酸乙酯按质量份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开动搅拌加热,加热至78℃后加入用乙酸乙酯溶解的0.04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反应90分钟,控制反应温度78

79℃;将15份丙烯酸异辛酯、2份乙酸乙烯酯、2份丙烯酸羟乙酯、1.5衣康酸二丁酯、乙酸乙酯溶解的0.08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加入到乳化槽搅拌均匀,开始滴加90分钟滴完,保温反应3h,然后用乙酸乙酯溶解的0.04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10分钟内滴完,继续保温3

5h,加入溶剂甲苯和乙酸乙酯稀释至40%

45%固含量,得到淡黄色透明粘稠的丙烯酸酯压敏胶液体。
[0036]调胶时,将70份上述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1.5份环氧固化剂、20份溶剂加入到开胶容器中搅拌均匀,然后涂布于光学级压敏胶粘带单面基材层上,胶膜厚度40μm,105
±
5℃下干燥2min形成压敏胶层,复合离型膜层得到光学级压敏胶粘带成品。
[0037]实施例3
[0038](1)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及胶粘带单面的制备:将15份分子量为60万的有机硅橡胶加入18份乙酸乙酯、18份甲苯加入到开胶容器中搅拌0.5

3小时,直至有机硅橡胶完全溶解,然后按配方比例依次加入8份有机硅树脂、0.15份锚固剂、0.2份催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无色或淡黄色的有机硅压敏胶。将上述光学有机硅压敏胶涂布于50μm PET基材层上,胶膜厚度30μm,105
±
5℃下干燥2min,然后150
±
5℃干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包含应用胶膜层和离型膜层,其特征在于,应用胶膜层为一层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层、光学级PET膜层和一层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层组合形成的“三明治”型结构,所述光学级丙烯酸酯压敏胶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级有机硅压敏胶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的组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丙烯酸酯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丙烯酸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的一种或多种;衣康酸烷基酯单体包括衣康酸二丁酯、衣康酸二异辛酯、衣康酸单丁酯、衣康酸单异辛酯和衣康酸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级双面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橡胶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为50万

120万之间,反应型端基官能团的含量为1%

2%;所述有机硅树脂为MQ型,M基团与Q基团比例为0.9

1.2,反应型端基官能团含量为1%

1.5%;所述锚固剂为含有酰氧基、环氧基的聚硅氧烷附加型锚固剂;所述催化剂为铂金或有机锡类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杰李健雄梁永林麦惠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皇冠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