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96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3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并且简便地进行电连接有电源单元和电气器件的配电系统中的漏电部位的确定的技术。这里公开的漏电检测方法具备:第一检测工序,使正侧接触器(32)与负侧接触器(42)的至少一方变为(接通),检测作为配电系统(100)的整体的漏电电阻的系统漏电电阻(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漏电检测方法。详细而言,涉及检测将电源单元与电气器件电连接的配电系统中的漏电部位的漏电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备二次电池、发电元件等电源的电源单元被用于各种电气器件。例如,在电动车辆等中,将具备多个二次电池的组电池作为电源单元,构建从该电源单元向马达(电气器件)供给电力的配电系统。考虑到安全性,该配电系统通常与地线绝缘。然而,根据使用状况,也存在因部件的故障、异物(水分、金属片等)的混入等而产生配电系统的一部分与地线导通的漏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谋求尽早确定漏电部位来进行部件更换、异物的除去等修理。因此,在配电系统中,存在使用测定绝缘部分的电阻来检测漏电的漏电检测技术。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电动车辆用的漏电检测电路。在该专利文献1中,将具备多个二次电池(电源)的组电池(电源单元)作为检查对象。而且,该漏电检测电路具备:第一漏电检测开关,与组电池的高电压侧连接;第二漏电检测开关,与低电压侧连接;控制电路,将第一漏电检测开关和第二漏电检测开关交替地在通断间切换;漏电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检测方法,是检测电连接有电源单元和电气器件的配电系统中的漏电部位的漏电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配电系统具备:正极导电路径,将所述电源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气器件连接;负极导电路径,将所述电源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电气器件连接;正侧接触器,安装于所述正极导电路径,并切换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气器件的连接的通断;以及负侧接触器,安装于所述负极导电路径,并切换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气器件的连接的通断,所述漏电检测方法具备:第一检测工序,使所述正侧接触器与所述负侧接触器的至少一方变为接通,检测作为所述配电系统的整体的漏电电阻的系统漏电电阻R
Z
;第二检测工序,使所述正侧接触器与所述负侧接触器双方变为断开,检测作为所述电源单元侧的漏电电阻的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以及第一判定工序,基于所述系统漏电电阻R
Z
和所述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判定在所述电源单元侧的区域与所述电气器件侧的区域的哪一个产生了漏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判定工序具备:整体判定工序,比较所述系统漏电电阻R
Z
和第一阈值D1,在所述系统漏电电阻R
Z
为所述第一阈值D1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配电系统的整体未产生漏电,在所述系统漏电电阻R
Z
不足所述第一阈值D1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配电系统产生了漏电;和区域判定工序,当在所述整体判定工序中判定为在所述配电系统产生了漏电的情况下,比较所述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和第二阈值D2,在所述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为所述第二阈值D2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电气器件侧的区域产生了漏电,在所述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不足所述第二阈值D2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电源单元侧的区域产生了漏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判定工序构成为:计算所述系统漏电电阻R
Z
与所述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的差值的绝对值|R
Z
-R
L
|,并比较所述差值的绝对值|R
Z
-R
L
|与第四阈值D4,在所述差值的绝对值|R
Z
-R
L
|为所述第四阈值D4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电气器件侧的区域产生了漏电,在所述电源侧漏电电阻R
L
不足所述第四阈值D4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电源单元侧的区域产生了漏电。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方法,其中,还具备第三检测工序,在该第三检测工序中,基于下述的式(1):【公式1】来计算作为所述电气器件侧的漏电电阻的器件侧漏电电阻R
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检测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检测工序中,计算所述电气器件的停止时的作为所述器件侧漏电电阻R
V

第一器件侧漏电电阻R
V1
,还具备第二判定工序,在该第二判定工序中,当在所述第一判定工序中判定为在所述电气器件侧的区域产生了漏电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器件侧漏电电阻R
V1
来判定在所述电气器件、和除了所述电气器件之外的所述电气器件侧的区域的哪一个产生了漏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判定工序构成为:比较所述第一器件侧漏电电阻R
V1
和第三阈值D3,在所述第一器件侧漏电电阻R
V1
为所述第三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公彦矢野准也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