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55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中,车辆包括整车控制单元和M节车厢,M为大于1的整数,每节车厢均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动力电池总成、与对应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的漏电传感器和并联在动力电池总成两端的多个负载回路支路;其中,电池管理控制器在对应动力电池总成处于放电状态时向对应的漏电传感器发送第一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漏电传感器进行高压漏电检测;整车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任一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的高压漏电信号时判断高压漏电信号对应的第一车厢是否为扩展供电车厢,并在第一车厢是扩展供电车厢时向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漏电检测指令,以使电池管理控制器执行漏电定位流程。该车辆,可以对漏电进行检测定位。可以对漏电进行检测定位。可以对漏电进行检测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工作时,如若发生漏电,不仅会对车辆的供电支路产生冲击,甚至可能产生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然而,相关技术中对车辆的漏电检测,仅能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漏电,而无法判断发生漏电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对漏电进行检测与定位。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整车控制单元、整车贯通线路和M节车厢,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整车贯通线路包括贯通整车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每节车厢均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动力电池总成、漏电传感器和多个负载支路,每个所述负载支路均并联在所述动力电池总成两端,所述漏电传感器与对应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多个所述负载支路包括辅助负载支路,所述辅助负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单元、整车贯通线路和M节车厢,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整车贯通线路包括贯通整车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每节车厢均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动力电池总成、漏电传感器和多个负载支路,每个所述负载支路均并联在所述动力电池总成两端,所述漏电传感器与对应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多个所述负载支路包括辅助负载支路,所述辅助负载支路包括辅助负载和辅助正极接触器,所述辅助负载的正极端通过所述辅助正极接触器与对应动力电池总成的正极连接,所述辅助负载的负极端与对应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所述辅助负载的正极端还通过正极贯通接触器与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所述辅助负载的负极端还与所述第二线路连接;其中,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用于在对应动力电池总成处于放电状态时,向对应的漏电传感器发送第一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所述漏电传感器进行高压漏电检测;所述整车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任一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的高压漏电信号时,判断所述高压漏电信号对应的第一车厢是否为扩展供电车厢,并在所述第一车厢是扩展供电车厢时,向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漏电检测指令,其中,所述扩展供电车厢包括向所述整车贯通线路供电的车厢和/或辅助负载由所述整车贯通线路供电的车厢;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漏电检测指令向对应漏电传感器发送第二请求漏电检测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漏电传感器针对所述第二请求漏电检测指令反馈的漏电报警信号时,向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辅助负载漏电报警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负载支路还包括电机控制器支路,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车厢不是扩展供电车厢时,控制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机控制器支路中的电机控制器卸载,并在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机控制器卸载完成后,向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高压退电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执行高压退电流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的辅助负载漏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机控制器卸载,并在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机控制器卸载完成后,向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高压退电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执行高压退电流程;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的辅助负载漏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车厢的辅助负载支路中的辅助负载卸载,并在所述第一车厢的辅助负载卸载完成后,向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发送辅助退电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车厢的电池管理控制器执行辅助退电流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包括N个电池包、N个正极开关和N个负极开关,每个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均通过对应的正极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正极连接,每个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均通过对应的负极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支路包括电机控制器、牵引负极接触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负极端通过所述牵引负极接触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其中,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发送第二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之前,还用于:控制对应动力电池总成中的所有正极开关、所有负极开关断开,并控制对应的牵引负极接触器、辅助正极接触器断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负载支路还包括辅助负极接触器,所述辅助负载的负极端通过所述辅助负极接触器与对应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其中,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执行高压退电流程时,具体用于:控制或保持对应动力电池总成中的所有正极开关和所有负极开关均断开;所述电池管理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豪万强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