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84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0
本申请涉及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涉及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的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岩棉纤维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内投入岩棉纤维,在岩棉纤维入料模块向混合室中输送岩棉纤维的同时,粘结剂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中输送粘结剂,粘结剂与岩棉纤维二者在混合室中混合形成湿棉毡;S2、旋风仓将湿棉毡抽送至铺装机中,铺装机将湿棉毡按照一定的厚度铺装成矩形的板体;S3、矩形板进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使矩形板中的粘结剂固化;S4、烘干的板体进入切割机中,切割机将板体按照生产要求切割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岩纤维装饰薄板。本申请具有提高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效率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岩纤维装饰薄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常见的生产岩纤维装饰薄板的生产方式为,操作人员根据一定比例拿取岩棉纤维与粘结剂,然后将粘结剂与岩棉纤维投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容器与铺装机连通并向铺装机供料,铺装机将岩棉纤维与粘结剂的混合物铺装成板,铺装完成的板进入至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后的板进入切割装置中进行切割,从而形成岩纤维装饰薄板。
[0003]由于生产岩纤维装饰薄板的岩棉纤维与粘结剂的比例一定,所以当容器内的混合物使用完成后,操作人员才能再次向容器内投入岩棉纤维以及粘结剂进行搅拌,当搅拌完成后再向铺装机中输送混合物,导致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过程间断,生产岩纤维装饰薄板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岩纤维装饰薄板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物料进入混合室混合形成湿棉毡:岩棉纤维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内投入岩棉纤维,在岩棉纤维入料模块向混合室中输送岩棉纤维的同时,粘结剂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中输送粘结剂,粘结剂与岩棉纤维二者在混合室中混合形成湿棉毡;S2、将湿棉毡铺成板体:旋风仓将湿棉毡抽送至铺装机中,铺装机将湿棉毡按照一定的厚度铺装成矩形的板体;S3、烘干板体:矩形板体进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使矩形板体中的粘结剂固化;S4、切割板体形成岩纤维装饰薄板:烘干的板体进入切割机中,切割机将板体按照生产要求切割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岩纤维装饰薄板。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棉纤维入料模块将岩棉纤维以固定流量输送至混合室,同时粘结剂入料模块也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中输送粘结剂,使混合室中的粘结剂与岩棉纤维保持一定的配比,混合室可以持续向铺装机中输送湿棉毡,从而可以连续生产岩纤维装饰薄板,提高了岩纤维装饰薄板的生产效率。
[0007]可选的,根据铺装机每小时加工的湿棉毡的量,依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出投入混合室中岩棉纤维的流量以及粘结剂的流量:;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铺装机每小时加工的湿棉毡的量发生变化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需要向混合室中投入粘结剂的流量,并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调整粘结剂入料模块向混合室中输送粘结剂的流量;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需要向混合室中投入岩棉纤维的流量,并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调整岩棉纤维入料模块向混合室中输送岩棉纤维的流量。
[0009]可选的,投入混合室中的岩棉纤维流量为1000kg/h,投入混合室中的粘结剂流量为300kg/h。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过程中的岩棉纤维损耗率低、粘结剂损耗率低,减少了浪费原料的情况。
[0011]可选的,岩棉纤维长度为12.3mm

15.4m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岩棉纤维为12.3mm

15.4mm时,岩纤维装饰薄板的抗折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表结合强度方面的表现更优。
[0013]可选的,所述岩棉纤维入料模块包括定量给料器,定量给料器的出料口与混合室连通,定量给料器的入料口处设有开包机,开包机的出料口与定量给料器的进料口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混合室内输送岩棉纤维时,首先将岩棉纤维投入开包机中,开包机将粘连的岩棉纤维打散,打散后的岩棉纤维进入定量给料器中,定量给料器以固定的流量向混合室内输送岩棉纤维。
[0015]可选的,所述粘结剂入料模块包括料罐,料罐上固定连通有一个输送管,输送管插接在混合室中,输送管上安装有多个喷嘴,多个喷嘴均位于混合室中,且喷嘴的开口朝向进入混合室的岩棉纤维,输送管上安装有泵体。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混合室内输送粘结剂时,泵体以固定的流量将料罐内的粘结剂输送至输送管中,喷嘴将输送管中的粘结剂雾化喷出,喷出的粘结剂扑打至岩棉纤维上,从而与岩棉纤维混合。
[0017]可选的,定量给料器与混合室之间设有打散机,定量给料器的出料口与打散机的进料口连接,打散机的出料口位于混合室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量给料器将岩棉纤维输送至打散机中,打散机对岩棉纤维进行进一步打散,减少进入混合室中的岩棉纤维出现结块的现象。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岩棉纤维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内输送岩棉纤维,粘结剂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内输送粘结剂,可以连续生产岩纤维装饰薄板,提高了岩纤维装饰薄板的生产效率;2.岩棉纤维长度为12.3mm

15.4mm,岩纤维装饰薄板的抗折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表结合强度方面的表现更优;3.定量给料器将岩棉纤维输送至打散机中,打散机对岩棉纤维进行进一步打散,减少进入混合室中的岩棉纤维出现结块的现象。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试验例2

7中生产岩纤维装饰薄板时向混合室内投入原料的流量不同,岩棉纤维长度也不同,详见表2。
[0028]表1试验例2

7的原料输送流量以及岩棉纤维长度性能检测试验针对试验例1

7中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进行如下的性能检测,并针对试验例1

7中试验生产所产生的湿棉毡进行有机物占比检测。性能检测包括表观密度、吸水率、湿涨率、抗折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以及实测密度,检测数据见表2。
[0029]1、表观密度根据国标GB/T17657

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的检测标准来检测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的表观密度。检测环境: 25℃。
[0030]2、吸水率根据国标GB/T11718

2021《中密度纤维板》的检测标准来检测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的吸水率。检测环境: 25℃。
[0031]3、湿涨率根据国标GB/T11718

2021《中密度纤维板》的检测标准来检测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的湿涨率。检测环境: 25℃。
[0032]4、抗折强度根据国标GB/T11718

2021《中密度纤维板》的检测标准来检测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的抗折强度。检测环境: 25℃。
[0033]5、静曲强度根据国标GB/T11718

2021《中密度纤维板》的检测标准来检测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的静曲强度。检测环境: 25℃。
[0034]6、弹性模量根据国标GB/T11718

2021《中密度纤维板》的检测标准来检测制得的岩纤维装饰薄板的弹性模量。检测环境: 2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物料进入混合室混合形成湿棉毡:岩棉纤维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内投入岩棉纤维,在岩棉纤维入料模块向混合室中输送岩棉纤维的同时,粘结剂入料模块以固定流量向混合室中输送粘结剂,粘结剂与岩棉纤维二者在混合室中混合形成湿棉毡;S2、将湿棉毡铺成板体:旋风仓将湿棉毡抽送至铺装机中,铺装机将湿棉毡按照一定的厚度铺装成矩形的板体;S3、烘干板体:矩形板进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使矩形板中的粘结剂固化;S4、切割板体形成岩纤维装饰薄板:烘干的板体进入切割机中,切割机将板体按照生产要求切割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岩纤维装饰薄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铺装机每小时加工的湿棉毡的量,依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出投入混合室中岩棉纤维的流量以及粘结剂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纤维装饰薄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投入混合室中的岩棉纤维流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仇志铭闫富印杨涛涛马云飞田庆国李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金隅星节能保温科技唐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