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74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可穿戴设备,所述表带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表带、第二表带、表扣以及连接件;所述表扣具有空间可调的用于所述第一表带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一表带在所述通道内的位置可沿所述通道被调整;所述第二表带与所述表扣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表带无级调节,其结构简单,无需在表带上打孔,不会影响美观。不会影响美观。不会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设备
,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穿戴终端设备如手环、手表等均会用到表带,对于皮质表带或塑料材质等柔性表带而言,一般在长带体上开设多个扣孔,短带体的一端设置有表带扣和扣针。连接时,长带体的一端穿过表带扣,扣针穿过其中一个扣孔,由于扣针比较纤细、尖突,容易伤及表带及划伤皮肤,且表带上的孔易变形损坏,影响美观,而其他非挖孔式连接方式的结构过于复杂。且上述连接方式一般通过有级式长度调节,导致表带的总长不能连续、任意设置,无法轻易根据用户不同的腕径使表带完美贴合手腕,留有晃动空间,用户体验较差。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表带长度无极调节的表带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其结构简单,无需在表带上打孔,不会影响美观还能实现表带无极调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表带、第二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表带、第二表带、表扣以及连接件;所述表扣具有空间可调的用于所述第一表带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一表带在所述通道内的位置可沿所述通道被调整;所述第二表带与所述表扣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表带以及靠近或背离所述表扣可调节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扣背离或靠近所述第二表带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带方向调节所述通道的大小以调整所述第一表带位于所述通道内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扣包括底座和扣盖,所述底座与所述扣盖围设形成所述通道,所述扣盖可调节的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调节时,调节所述扣盖的位置以调整通道的空间适于调整第一表带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扣盖的一端铰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扣盖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扣盖与所述底座扣合时,所述扣盖正压于所述第一表带使所述表扣与所述第一表带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扣钉;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第一扣钉孔,当所述扣钉的一端与所述扣盖连接,所述扣钉的另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扣钉孔时,所述第二表带与所述表扣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扣钉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扣钉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扣钉孔时,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扣钉孔卡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钉包括扣帽、连接柱和第二凸缘,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扣帽和所述第二凸缘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扣帽的外径、所述第一扣钉孔的内径以及所述连接柱的外径依次递减,且所述连接柱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扣钉孔的内径适配;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扣钉孔,所述第二凸缘穿过所述第一扣钉孔与所述第二扣钉孔卡合,所述扣帽顶压在所述第二表带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使所述第二表带与所述表扣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扣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缘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当所述第二凸缘穿过所述第一扣钉孔与所述第二扣钉孔适配卡合时,所述第一连接段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