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冷却装置、浸没式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74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待冷却区域、外循环回路和换热部件;所述待冷却区域内填充有内流动介质;所述换热部件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内循环管路与所述待冷却区域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内循环管路上串联有内循环泵体;所述内循环管路、内循环泵体、待冷却区域和换热部件的内循环部分构成一内循环回路;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串联在所述外循环回路上;所述外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内循环回路中流经换热部件的内流动介质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服务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服务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服务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务器冷却装置、浸没式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服务器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冷却装置、浸没式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采用的是循环风冷的方式,通过制冷机组送入的冷空气,对服务器等设备进行冷却;但随着行业发展,功率密度的提升,循环风冷方式的冷却能力也正接近极限,不能满足大功率密度机房布置的冷却需求。
[0003]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器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也随之提升,机柜功耗成倍数上升,近年来数据中心机柜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数倍,传统的循环风冷散热无法有效的对布置密集的服务器进行散热。
[0004]因此,基于以上的局限,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方式对机房服务器设备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冷却装置、浸没式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解决服务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待冷却区域、外循环回路和换热部件;所述待冷却区域内填充有内流动介质;所述换热部件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
[0007]其中,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内循环管路与所述待冷却区域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内循环管路上串联有内循环泵体;所述内循环管路、内循环泵体、待冷却区域和换热部件的内循环部分构成一内循环回路;
[0008]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串联在所述外循环回路上;所述外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内循环回路中流经换热部件的内流动介质换热。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部件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换热部件的外循环部分相互并联后串联在所述外循环回路上;每个所述换热部件的内循环部分分别通过另一内循环管路、另一内循环泵体与所述待冷却区域构成另一内循环回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换热部件的第一进口或第一出口处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采用电控阀。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部件为板式换热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外循环泵体、外循环管路、冷却塔和外流动介质;所述外循环泵体、冷却塔和换热部件的外循环部分串联在所述外循环管路上,所述外循环泵体用于带动所述外流动介质在所述外循环回路内循环。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循环泵体和所述外循环泵体的流量均可调节;所述待冷却区域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冷却装置,包括服务器群和上述的浸没式冷却系统;所述服务器群浸没在所述待冷却区域内。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流动介质采用全氟化合物。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浸没式冷却系统,
[0017]根据所述换热部件的数量和每台所述换热部件的制冷量,将所述浸没式冷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根据所述待冷却区域的所需制冷量,选择启用对应的工作任务。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启用对应任务后,根据所述待冷却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值,调节对应的所述内循环泵体和所述外循环泵体的流量。
[0019]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将服务器浸没在待冷却区域内,通过内循环回路和外循环回路对待冷却区域内的内流动介质进行换热,实现降温冷却,既能提高服务器的布置密度,减少面积,又能有效的对布置密集的服务器进行散热;
[0020]同时,可通过实际所需制冷量,选择对应数量的换热部件进行制冷,提高对服务器的冷却效果,并且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件实时监测待冷却区域内的温度,控制内循环泵体和外循环泵体的流量,进行微调;
[0021]同时,还可以采用多个内循环泵体轮流工作,避免内循环泵体长期工作,过热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浸没式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A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浸没式冷却系统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6]图中:1、待冷却区域;11、内流动介质;2、换热部件;21、第一进口;22、第一出口;23、第二进口;24、第二出口;3、内循环管路;4、内循环泵体;5、开关阀;6、外循环泵体;7、外循环管路;8、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申请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第一端”、“第二端”、“一端”、“另一端”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0028]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滑动连接”、“固定”、“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9]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器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也随之提升,机柜功耗成倍数上升,近年来数据中心机柜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数倍,传统的循环风冷散热无法有效的对布置密集的服务器进行散热。
[0030]因此,基于以上的局限,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方式对机房服务器设备进行冷却。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待冷却区域1、外循环回路和换热部件2;待冷却区域1内填充有内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冷却区域(1)、外循环回路和换热部件(2);所述待冷却区域(1)内填充有内流动介质(11);所述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进口(21)、第一出口(22)、第二进口(23)和第二出口(24);其中,所述换热部件(2)的第二进口(23)和第二出口(24)分别通过内循环管路(3)与所述待冷却区域(1)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内循环管路(3)上串联有内循环泵体(4);所述内循环管路(3)、内循环泵体(4)、待冷却区域(1)和换热部件(2)的内循环部分构成一内循环回路;所述换热部件(2)的第一进口(21)和第一出口(22)串联在所述外循环回路上;所述外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内循环回路中流经换热部件(2)的内流动介质(11)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2)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换热部件(2)的外循环部分相互并联后串联在所述外循环回路上;每个所述换热部件(2)的内循环部分分别通过另一内循环管路(3)、另一内循环泵体(4)与所述待冷却区域(1)构成另一内循环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部件(2)的第一进口(21)或第一出口(22)处设有开关阀(5);所述开关阀(5)采用电控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没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静吴四海陆涛王正华冯淑琴刘交通崔振军何剑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