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72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涉及生态空间规划领域,包括:在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水体的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构建包括农田的农田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农田安全格局;构建包括林地的林地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林地安全格局;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建筑现状和生态要素,构建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安全格局,构建不同级别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对同级别的各类安全格局进行加权叠加,分别形成不同级别的生态安全格局。由单个到总体采用了多个元素评价准确率高,正确准确地协助区域各种用地规划,保证用地规划的同时不破坏相应的生态安全格局。态安全格局。态安全格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空间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不同城市、地区可能存在城乡建设、转型等情况,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同时考虑生活、生态的布局,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文、自然环境保护、生物保护等,以保障所在区域的生态安全。目前在城乡建设、转型之前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分析,以确定具体的措施和手段,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现有的城乡建设、转型进行粗略评价确定,所以对区域的生态安全的准确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粗略评价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所带来的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待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现状、非建设用地空间的用地现状,以及最新年度用地数据,采用智能工具通过特定标识表示各生态要素构建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图;所述生态要素的类型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水体、林地、农田;在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水体的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构建包括农田的农田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农田安全格局;构建包括林地的林地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林地安全格局;并且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建筑现状和生态要素,构建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安全格局,构建不同级别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对相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农田安全格局、林地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进行加权叠加,分别形成该区域不同级别的生态安全格局。
[000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系统,包括:分布图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待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现状、非建设用地空间的用地现状,以及最新年度用地数据,采用智能工具通过特定标识表示各生态要素构建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图;所述生态要素的类型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水体、林地、农田;单要素安全格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水体的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构建包括农田的农田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农田安全格局;构建包括林地的林地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林地安全格局;并且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建筑现状和生态要素,构建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安全格局,构建不同级别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定单元,用于对相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农田安全格局、林
地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进行加权叠加,分别形成该区域不同级别的生态安全格局。
[000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前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
[000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势效果:针对每个生态要素进行安全格局评价,然后在采用各单个生态要素的安全格局进行加权叠加形成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由单个到总体采用了多个元素评价准确率高,那么在形成不同的生态安全格局后,为各生态空间结构划定及生态要素规划与管控提供依据,并且能够根据各生态安全格局准确地对应设置禁止、限制和允许准入清单,正确准确地协助区域各种用地规划,保证用地规划的同时不破坏相应的生态安全格局。
附图说明
[0009]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系统的结构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12]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0013]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0014]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0015]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申请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001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包括:S101:根据待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现状、非建设用地空间的用地现状,以及最新年度用地数据,采用智能工具通过特定标识表示各生态要素构建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图;所述生态要素的类型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水体、林地、农田;S102:在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水体的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构建包括农田的农田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农田安全格局;构建包括林地的林地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林地安全格局;并且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建筑现状和生态要素,构建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安全格局,构建不同级别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S103:对相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农田安全格局、林地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进行加权叠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待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现状、非建设用地空间的用地现状,以及最新年度用地数据,采用智能工具通过特定标识表示各生态要素构建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图;所述生态要素的类型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水体、林地、农田;在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水体的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构建包括农田的农田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农田安全格局;构建包括林地的林地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林地安全格局;并且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建筑现状和生态要素,构建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安全格局,构建不同级别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对相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农田安全格局、林地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进行加权叠加,分别形成该区域不同级别的生态安全格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资源现状包括:生态资源的分布、农业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以及该区域内具有保护与游憩价值的区域的分布;所述农业资源包括农田,所述水资源包括水体;所述非建设用地空间包括至少如下之一:农田生态空间、林地生态空间、水域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其中,所述农田生态空间包括至少如下之一:耕地、具有种植导向的设施农用地、园地,所述园地包括采用地上物为标准进行判别确定的、具有标记说明的园地;所述林地生态空间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林地和草地;所述水域生态空间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河流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滩涂、填洼;其他生态空间包括至少如下之一:具有养殖导向的设施农用地和沙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水体的水域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水域安全格局,具体包括:在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采用智能工具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对该区域的地表水系进行分析,形成地表水系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对该区域的地表径流过程进行分析,形成地表径流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对该区域的暴雨洪水淹没进行分析,形成暴雨洪水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根据该区域的所述地表水系的低安全格局、所述地表径流的低安全格局和所述暴雨洪水的低安全格局形成水域的低安全格局;根据所述地表水系的中安全格局、所述地表径流的中安全格局和所述暴雨洪水的中安全格局形成水域的中安全格局;根据所述地表水系的高安全格局、所述地表径流的高安全格局和所述暴雨洪水的高安全格局形成水域的高安全格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智能工具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对该区域的地表水系进行分析,形成地表水系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具体包括:自该区域最新年度用地数据内提取出该区域潜在具有洪水调蓄功能的水体;采用智能工具的缓冲区工具,在各潜在具有洪水调蓄功能的水体边界分别建立第一宽度的第一滨水缓冲区,形成地表水系的低安全格局;在各潜在具有洪水调蓄功能的水体边
界分别建立第二宽度的第二滨水缓冲区,形成地表水系的中安全格局;在各潜在具有洪水调蓄功能的水体边界分别建立第三宽度的第三滨水缓冲区,形成地表水系的高安全格局;其中,所述潜在具有洪水调蓄功能的水体包括至少如下之一:河流水面、水库水面;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智能工具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对该区域的地表径流过程进行分析,形成地表径流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具体包括:根据该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智能工具的水文分析工具,对该区域的填洼、水流向、水流量、河网分级进行分析,得到该区域的潜在径流通道;采用智能工具的缓冲区工具,沿所述潜在径流通道建立第四宽度的第一径流廊道,形成地表径流的低安全格局;沿所述潜在径流通道建立第五宽度的第二径流廊道,形成地表径流的中安全格局;沿所述潜在径流通道建立第六宽度的第三径流廊道,形成地表径流的高安全格局;其中,所述第四宽度小于所述第五宽度,所述第五宽度小于所述第六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对该区域的暴雨洪水淹没进行分析,形成暴雨洪水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具体包括:根据该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水系格局,以及径流系数,采用智能工具模拟洪水过程,形成与高洪水风险频率、中洪水风险频率、低洪水风险频率分别对应的淹没范围,依次得到暴雨洪水的低安全格局、中安全格局和高安全格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智能工具,根据生态要素的分布特征,构建包括农田的农田生态空间,形成不同级别的农田安全格局,具体包括:采用智能工具将所述自然资源分布图内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面积值的且邻近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农田图斑合并,形成农田连片分布图;其中,农田包括至少如下之一:耕地、具有种植导向的设施农用地和园地;根据该区域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智能工具对农田连片分布图进行栅格表面坡度分析,计算得到农田的地形坡度,将地形坡度≤2
°
、2
‑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秉利张文选杜颖冯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