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63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磨煤机风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包括一次风管,所述一次风管内对称交错有微波测量装置,微波测量装置上罩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弹性安装件安装于一次风管内,且过滤网靠近煤粉流入方向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联动相邻所述弹性安装件驱动过滤网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金属传感器测量可以准确测量空气的速度,并与管道内温度无关,而且不受煤粉种类、粒径和湿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不需要反复对传感器进行检修,在金属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金属过滤网,在煤粉输送过程中气流驱动动力机构工作使得过滤网同步振动,有效防止测量过程中煤粉堆积影响测量精度,进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磨煤机风量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厂运行中,为控制锅炉燃烧安全运行,风煤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风煤比过大,会导致着火和燃烧推迟、燃烧不充分,排烟温度和飞灰可燃物含量高;如果风煤配比过小,会导致煤粉管堵塞或燃烧器喷口烧损;所以风煤配比必须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0003]电厂一次风粉浓度是指锅炉燃烧器喷嘴前送粉管内的煤粉浓度,它是一项重要技术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喷射进炉膛中的煤粉浓度,从而影响锅炉的燃烧状况。因此,控制各一次风管内煤粉浓度的均匀性对锅炉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十分重要。
[0004]现有的一般在测量一次风时采用差压测法,差压测法常用的是皮托管,测速时皮托管头部对准来流,头部中心处小孔(总压孔)感受来流总压p0,经内管传一次至压力计,头部后约3~8D处的外套管壁上均匀地开有一排孔(静压孔),感受来流静压p,经外套管也传至压力计;对于不可压缩流动,根据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可求出气流马赫数,进而再求速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一次风处于磨煤机入口处,会有空气粉尘还有煤粉颗粒物,差压测法的感压点及其容易堵住,从而造成无法计算动压和静压的压差,差压标定流速也就失去了效果,需要经常检修,比较麻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来解决现有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包括一次风管,所述一次风管内对称交错有微波测量装置,微波测量装置上罩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弹性安装件安装于一次风管内,且过滤网靠近煤粉流入方向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联动相邻所述弹性安装件驱动过滤网振动,以防止过滤网上煤粉结块;
[0008]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于一次风管内的安装框、设于安装框内的驱动件、设于安装框内且与驱动件同步转动的驱动板;所述弹性安装件侧边且位于所述驱动板转动路径上设有衔接板,所述一次风管内一次风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以联动驱动板转动撞击所述衔接板,衔接板带动所述过滤网相对一次风管内壁往复移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安装框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的固定座,所述驱动件包括横向设置的转轴、设于转轴一端的风扇、与转轴另一端轴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座内依次设有卷簧、
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螺接有滑套,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配合所述滑套滑动的滑槽;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框朝向煤粉流入方向的导风板,所述滑套与所述导风板刚性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设于安装框侧边且与导风板弹性连接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一次风管外壁的套筒,所述套筒内横向设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端部延伸至套筒外部且与所述导风板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风板包括与所述安装框侧面罩设配合的盖体、设于盖体侧边的L杆件,所述L杆件与所述滑套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弹性安装件包括限位框、滑动设于限位框内的滑板、设于滑板与限位框内壁间的弹性件,所述衔接板与靠近所述驱动板端的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过滤网具体为弧形滤网,且所述微波测量装置设于过滤网弧形面内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微波测量装置具体为金属传感器。
[0016]一种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测量装置进行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测量一次风管内管道尺寸,获得管道内径数据D;
[0018]步骤二:启动磨煤机以及一次风机,通过微波测量装置测量磨煤机空载运行的一次风管的微波谐振频率X;此时一次风管内空气气流进入到安装框内带动驱动板转动,撞击在其转动路径上的衔接板,衔接板带动过滤网相对一次风管1内壁往复移动,实现过滤网的振动以去除粘附在过滤网上的煤粉;
[0019]步骤四:将燃煤倒入磨煤机,并启动磨煤机以及一次风机,通过微波测量装置测量一次风管的微波谐振频率Xε;此时一次风管内煤粉和气流组成的混合气流进入到安装框内,重复上述步骤三中过滤网的振动过程,实现过滤网的振动以防止煤粉粘附在过滤网上;
[0020]步骤五:将记录的数据代入计算公式:P=(X

Xε),以得出煤粉浓度P。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传感器测量可以准确测量空气的速度,并与管道内温度无关,而且不受煤粉种类、粒径和湿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不需要反复对传感器进行检修,在金属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金属过滤网,在煤粉输送过程中气流驱动动力机构工作使得过滤网同步振动,有效防止测量过程中煤粉堆积影响测量精度,进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3]2)本专利技术动力机构在管内气流作用下驱动过滤网振动的同时,还能对动力机构进风处的导风板也同步进行振动防堵,提升动力机构内的气流稳定性,防止气流内煤粉堵塞导风板。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时本专利技术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一次风管;2、微波测量装置;3、弹性安装件;4、过滤网;5、动力机构;6、衔接板;31、限位框;32、滑板;33、弹性件;51、安装框;52、导风板;53、固定座;54、驱动件;55、限位组件;56、驱动板;57、联轴器;521、L杆件;522、盖板;523、通孔;541、转轴;542、风扇;543、滑套;544、滑槽;545、螺纹部;546、卷簧;551、套筒;552、弹性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2]实施例1
[0033]结合1

6所示,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包括一次风管1,一次风管1内对称交错有微波测量装置2,本申请中微波测量装置具体为金属传感器,微波测量装置2上罩设有过滤网4,过滤网4通过弹性安装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包括一次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1)内对称交错有微波测量装置(2),微波测量装置(2)上罩设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通过弹性安装件(3)安装于一次风管(1)内,且过滤网(4)靠近煤粉流入方向设有动力机构(5),所述动力机构(5)联动相邻所述弹性安装件(3)驱动过滤网(4)振动,以防止过滤网(4)上煤粉结块;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设于一次风管(1)内的安装框(51)、设于安装框(51)内的驱动件(54)、设于安装框(51)内且与驱动件(54)同步转动的驱动板(56);所述弹性安装件(3)侧边且位于所述驱动板(56)转动路径上设有衔接板(6),所述一次风管(1)内一次风带动所述驱动件(54)转动,以联动驱动板(56)转动撞击所述衔接板(6),衔接板(6)带动所述过滤网(4)相对一次风管(1)内壁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51)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54)的固定座(53),所述驱动件(54)包括横向设置的转轴(541)、设于转轴(541)一端的风扇(542)、与转轴(541)另一端轴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板(5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4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座(53)内依次设有卷簧(546)、螺纹部(545),所述螺纹部(545)上螺接有滑套(543),所述固定座(53)内开设有配合所述滑套(543)滑动的滑槽(544);所述动力机构(5)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框(51)朝向煤粉流入方向的导风板(52),所述滑套(543)与所述导风板(52)刚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还包括设于安装框(51)侧边且与导风板(52)弹性连接的限位组件(55),所述限位组件(55)包括设于所述一次风管(1)外壁的套筒(551),所述套筒(551)内横向设有弹性伸缩杆(552),所述弹性伸缩杆(552)端部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炜玮彭旭东胡玉璋
申请(专利权)人: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