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62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其包括第一电源系统(2a)并且包括第二电源系统(2b)。所述第一电源系统(2a)具有带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而所述第二电源系统(2b)具有带有相对高的电压的第二电源。而且,所述第一电源系统(2a)与所述第二电源系统(2b)彼此直流绝缘,并且彼此以信号传递的方式由联接元件(3)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系统(2b)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负载(5)的电切换元件(4),并且所述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具有控制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6)用于通过相应的切换元件(4)控制所述负载(5)。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联接元件(3)以信号传递的方式通过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至相应的切换元件(4)。连接至相应的切换元件(4)。连接至相应的切换元件(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
[0001]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8104669200”,专利技术名称为“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其包括第一电源系统并且包括第二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3]现有技术,例如EP2711248A1或DE102007026165A1已经公开了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其具有第一电源系统和第二电源系统。第一电源系统通过具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而被供给,而第二电源系统通过具有相对高的电压的第二电源而被供给。通过示例的方式,电压能够分别为12V和24V或者12V和48V。第二电源系统被用于供给诸如例如加热器、泵、压缩机或其他发电机的负载,而第一电源系统被用于驱动所述负载。
[0004]为了防止由于短路造成的对电子器件以及对负载的损害,需要将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彼此直流绝缘。在传统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中,第一电源系统和第二电源系统彼此电绝缘并且彼此以信号传递的方式由为此目的的联接元件连接。第一电源系统中的控制装置随后通过所述联接元件控制第二电源系统中的负载。为此目的,各个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在第二电源系统中被检测,并且被传至控制装置。然而,在此难以确保符合标准的直流绝缘,并且因此依然存在明显的短路危险,以及使得难以实现负载的准确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为提供一种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其中能够实现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的符合标准的直流绝缘以及负载的准确驱动。<br/>[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实现。有益的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7]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的主要构思:驱动来自包括第一电源系统并且包括第二电源系统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中的第二电源系统的负载。在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中,第一电源系统具有带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而第二电源系统具有带有相对高的电压的第二电源,其中相对低的电压的大小低于相对高的电压的大小。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彼此直流绝缘,并且彼此以信号传递的方式由联接元件连接。第二电源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负载的电切换元件,并且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具有用于通过相应的切换元件控制负载的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联接元件以信号传递的方式通过控制装置连接至相应的切换元件。为了驱动负载的目的,控制装置因此以信号传递的方式连接至第二电源系统,并且在第二电源系统中检测的测量数据能够被传递至控制装置而没有复杂的直流绝缘。以这种方式,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以符合标准的方式彼此保持绝缘,并且能够实现负载的准确的驱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带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供给第一电源系统,而带有相对高的电压的第二电源供给第二电源系统。在该情况下,相对低的电压被限定为大小低于相对高的电压的大小的电压。通过示例的方式,第一电源系统和第二电源系统能够分别具有12V和24V或12V和48V的电压。在该情况下,带有相对高的电压的第二电源系统供给至少一个负载,所述至少一个负载具有高能量需求并且不能通过带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系统供给。负载例如能够为电动机、发电机、电加热器、压缩机、电动泵、电动转向装置、滚动稳定装置、电风扇电动机、电复律器或电池。第一电源系统用于通过LIN接口(局部互联网接口)的外部驱动。
[0009]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彼此直流绝缘,并且彼此以信号传递的方式由至少一个联接元件连接。联接元件能够具有例如隔离放大器,优选地具有光耦合器,或者二极管或者模/数转换器。驱动信号由联接元件传递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随后操作相应的切换元件并且由此驱动相应的负载。
[001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的发展中,设置为控制装置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作为替代,控制装置能够电连接至第二电源。为了能够将所需的电压供给至控制装置,设置为控制装置由直流电压转换器电连接至第一电源或电连接至第二电源。另外,通过直流电压转换器使得能够实现控制装置与第一电源系统的直流绝缘。
[0011]为了以符合标准的方式将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直流绝缘,设置为第一电源系统具有第一接地线并且第二电源系统具有第二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和所述第二接地线彼此直流绝缘。如果,例如,第二电源系统与第一电源系统分离,那么第一电源系统与第二电源系统分别具有接地线并且将短路的危险最小化。
[0012]有益地设置为,第二电源系统具有测量装置,并且所述测量装置以信号传递的方式连接至控制装置。测量装置能够检测例如流过负载的电流以及应用在第二电源系统中的电压,并且将它们传递至控制装置用于评估。在检测到的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控制装置能够更准确地驱动相关的负载。另外,测量数据以与第一电源系统直流绝缘的方式被检测和传递,使得能够实现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中的符合标准的直流绝缘。
[001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的发展中,有益地设置为,第一电源系统具有附加控制装置,并且所述附加控制装置以信号传递的方式连接至联接元件。附加控制装置能够有益地电连接至第一电源。在该情况下,附加控制装置能够用于例如评估和传递由LIN接口传递的数据。另外,即使第二电源系统与第一电源系统分离,也能够由附加控制装置驱动第一电源系统中的小负载。
[0014]第一电源系统能够有益地具有附加测量装置,并且所述附加测量装置能够电连接至附加控制装置。通过示例的方式,应用在第一电源系统中的电压能够由附加测量装置监测。替代地,也能够测量流过小负载的电流,并且结果,能够更准确地驱动小负载。
[0015]附加控制装置以及控制装置二者分别能够包括微控制器。联接元件能够具有例如隔离放大器,优选地具有光耦合器,或者二极管或者模/数转换器,而切换元件能够具有例如场效应管,优选地具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或断路器。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重要的特征和益处能够从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参照附图的相关附图描述收集。
[0017]不言而喻,在没有离开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特征以及将在下文中说明的
特征不仅能够用在各个指出的结合中,而且还能够用在其他结合中或者由它们本身使用。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在附图中并且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更加详细地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或者相似的或者功能上等同的部件。
[0019]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控制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的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控制装置并且包括测量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的视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附加控制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的视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附加控制装置并且包括测量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的示意性视图。在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中,第一电源系统2a具有带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并且第二电源系统2b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其包括第一电源系统(2a)并且包括第二电源系统(2b),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系统(2a)具有带有相对低的电压的第一电源,而所述第二电源系统(2b)具有带有相对高的电压的第二电源,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系统(2a)与所述第二电源系统(2b)彼此直流绝缘,并且彼此以信号传递的方式由联接元件(3)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系统(2b)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负载(5)的电切换元件(4),并且

其中所述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具有控制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6)用于通过相应的切换元件(4)控制所述负载(5),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3)以信号传递的方式通过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至相应的切换元件(4);所述第一电源系统(2a)具有附加控制装置(11),并且所述附加控制装置(11)以信号传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联接元件(3),附加控制装置(11)用于评估和传递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通过直流电压转换器(10)而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4.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机动车辆电气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通过直流电压转换器(10)而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