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56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5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管机。本申请提供的风管机包括壳体、滤网、滤网框架组和传动机构。壳体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滤网位于壳体内;滤网框架组设置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侧,滤网框架组用于安装滤网;传动机构带动滤网相对滤网框架组滑动,以使滤网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是滤网遮挡第一风口,暴露第二风口;第二位置是滤网遮挡第二风口,暴露第一风口。本申请中第一风口侧的滤网和第二风口侧的滤网互不影响,既能够满足双向出风的风管机的需求,而且保证了空气质量。而且保证了空气质量。而且保证了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
,例如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器已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应用广泛。安装在房间上方墙面或房间吊顶上的空调室内机多为侧向出风,制热时热空气密度低,侧出风使热气流上浮,无法吹到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用户,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上热下冷的问题。为了改善空调舒适性,现在出现可以双向出风的空调室内机,能够实现下出风和侧出风的两种出风模式。单向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在回风口处通常设置有滤网,对进入空调室内机的气流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风道构件中。而对于双向出风的空调室内机,由于是双向出风,导致滤网的设计比较难实现。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双向送风空调室内机对回风过滤的需求,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风口、过滤装置和导风机构。过滤装置具有遮蔽风口的过滤状态和避让风口的避让状态;导风机构设置在风口处,且导风机构与过滤装置连接,并且导风机构带动过滤装置在过滤状态和避让状态间切换;在风口作为回风口时,导风机构带动;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在风口作为出风口时,导风机构带动过滤装置处于避让状态。风口处设置有转轴,导风机构设置于转轴上,且能够绕转轴自由转动。导风机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第一边沿设置于转轴上,第二边沿与过滤装置连接。导风机构为弧形导风板,在过滤装置处于避让状态时,过滤装置产生形变贴合于弧形导风板上,而在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时,过滤装置展平完全遮蔽风口。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空调室内机通过将过滤网迎风面通过导风机构反转到正对换热器的一侧,使过滤网上的灰尘掉落到换热器,通过换热器的结霜化霜自清洁或者凝露除露自清洁方式将杂质排出空调室内机。在实际应用中,过滤网上的部分灰尘无法掉落下来,导致换向送风时灰尘被重新吹出到室内,影响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机,传动机构带动滤网相对滤网框架组滑动,以使滤网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其中,滤网处于第一位置,滤网遮挡第一风口,暴露第二风口;滤网处于第二位置,滤网遮挡第二风口,暴露第一风口。本申请中第一风口侧的滤网和第二风口侧的滤网互不影响,既能够满足双向出风的风管机的需求,而且保证了空气质量。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机包括壳体、滤网、滤网框架组和传动机构。壳体开设有第
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滤网位于壳体内;滤网框架组设置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侧,滤网框架组用于安装滤网;传动机构带动滤网相对滤网框架组滑动,以使滤网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是滤网遮挡第一风口,暴露第二风口;第二位置是滤网遮挡第二风口,暴露第一风口。
[000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滤网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滤网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围合出的限位空间内滑动。
[00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分别位于壳体上相互垂直的侧板和底板上;其中,第一框架的截面呈类L形,以使第一框架贴合于底板和侧板。
[00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的部分部件间存在如下尺寸关系:L1≤L2≤L≤L1+L2;其中,L为滤网的长度,L1为侧板的长度,L2为底板的长度。
[00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限位空间的截面呈类L形,滤网在限位空间内往复滑动,以使空调器的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作为进风口时处于遮挡状态。
[00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转轴和驱动装置。转轴位于限位空间内,转轴包括轮齿;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与转轴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轴向转动,以带动轮齿旋转;其中,滤网包括导轨,导轨包括多个凸齿,凸齿与轮齿啮合传动。
[00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框架和第一框架卡合连接,转轴位于第二框架和第一框架围合的类L形限位空间的弧形拐角处。
[00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滤网包括多条导轨,多条导轨相互平行设置,转轴包括多个与导轨一一对应啮合的轮齿。
[001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框架为格栅结构,格栅结构包括多条垂直设置的横条和纵条;其中,转轴平行于横条,导轨平行于纵条。
[00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其中一个转轴位于侧板和底板夹角侧,以使滤网顺利变向。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9]风管机包括壳体、滤网、滤网框架组和传动机构。壳体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滤网位于壳体内;滤网框架组设置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侧,滤网框架组用于安装滤网;传动机构带动滤网相对滤网框架组滑动,以使滤网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其中,滤网处于第一位置,滤网遮挡第一风口,暴露第二风口;滤网处于第二位置,滤网遮挡第二风口,暴露第一风口。滑动至第一风口侧的滤网和滑动至第二风口侧的滤网互不影响,既能够满足双向出风的风管机的需求,而且保证了空气质量。
[00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风管机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滤网框架组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滤网、转轴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滤网和转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风管机的侧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滤网框架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和第一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和第二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轮齿和限位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壳体;11:第一风口;12:第二风口;13:侧板;14:底板;141:滑轨;2:滤网框架组;3:第一框架;31: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滤网,位于所述壳体内;滤网框架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侧,所述滤网框架组用于安装所述滤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滤网相对所述滤网框架组滑动,以使所述滤网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滤网遮挡所述第一风口,暴露所述第二风口;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滤网遮挡所述第二风口,暴露所述第一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框架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滤网在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围合出的限位空间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上相互垂直的侧板和底板上;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截面呈类L形,以使所述第一框架贴合于所述底板和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的部分部件间存在如下尺寸关系:L1≤L2≤L≤L1+L2;其中,L为所述滤网的长度,L1为所述侧板的长度,L2为所述底板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空间的截面呈类L形,所述滤网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婧田志强劳春峰顾超魏伟徐雪峰王海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