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自显影系统及其探测器和成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56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射自显影系统及其探测器和成像方法,所述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晶体、光导以及光电转换器,所述晶体采用镓酸铝钆晶体,所述光电转换器采用SiPM阵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镓酸铝钆晶体耦合SiPM阵列,结合PET中成熟的电子学系统,利用CFD、数字化甄别方法甄别α粒子和β粒子脉冲衰变时间的数量级差异,能够使得放射自显影系统的发明专利技术位置分辨率逼近或达到闪烁晶体耦合光电转换器类型探测器的物理极限,以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可以进行能量测量、光子计数、实时显示以及脉冲形状甄别,且探测器不需要制冷的,适合于α粒子,β粒子和低能γ探测成像的探测器和放射自显影系统。γ探测成像的探测器和放射自显影系统。γ探测成像的探测器和放射自显影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自显影系统及其探测器和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放射自显影系统及其探测器和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简称AR)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放射线,使乳胶中的卤化银感光而形成潜影,经显影和定影,形成核素分布图像的技术。借助感光银颗粒所在的部位和强度,通过影像分析,能准确地判断放射性示踪剂的分布部位和强度,从而研究生物体内活性物质的代谢,特异性抗原、受体、DNA片段等的分布。AR是一种测量由放射性标记的样品中放射性分布的非活体成像技术,常用的放射性示踪剂是β

发射同位素(例如3H,
14
C,
35
S,
32
P,
33
P)和β
+
发射同位素(例如,
18
F,
11
C,
15
O和
13
N),可以量化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在生物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晶体、光导以及光电转换器,所述晶体采用镓酸铝钆晶体,所述光电转换器采用硅光电倍增管阵列,其中所述晶体用于与放射性射线作用而产生荧光,所述光导用于将所述荧光导向至所述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用于将所述荧光转换为电信号,并采用信号读出电路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电子学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为连续晶体或分割晶体阵列,所述连续晶体和所述分割晶体阵列的厚度为1~5mm,所述分割晶体阵列的单个晶体的宽度为0.1~0.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的厚度为1mm,所述硅光电倍增管阵列由多个面积为(1~3)
×
(1~3)mm2的硅光电倍增管组成,所述硅光电倍增管阵列的厚度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晶体的尺寸为9.6
×
9.6
×
1mm3,所述分割晶体阵列包括晶体大小为0.11
×
0.11
×
1mm3的60
×
60阵列,晶体大小为0.19
×
0.19
×
1mm3的40
×
40阵列以及晶体大小为0.27
×
0.27
×
1mm3的24
×
24阵列,所述分割晶体阵列的晶体间采用厚度为50μm的硫酸钡反射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明杨永峰邝忠华柳正王晓辉桑子儒任宁吴三丛龙瀚孙涛胡战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