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55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发光单元、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混合发光单元包括:无机发光芯片,包括底电极和位于所述底电极一侧的无机发光功能层;第一透明电极,连接所述无机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底电极的一侧;量子点发光功能层,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远离所述无机发光芯片的一侧且与所述无机发光芯片串联;第二透明电极,连接所述量子点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无机发光芯片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混合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具有改善发光效率、提高使用寿命的特点。命的特点。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发光单元、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cro

LED(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微米发光二极管)显示是由微米级半导体发光像元组成的阵列显示器件,是集显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等三者的技术特征于一体的复合集成技术,具有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集成、高稳定性、全天候工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
[0003]红绿蓝三种颜色的Micro

LED芯片的发光效率相差很大,其中蓝色Micro

LED芯片发光效率最高、绿色芯片次之、红色芯片最差;特别是随着Micro

LED芯片尺寸的缩小,红色芯片的发光效率急剧下降。
[0004]量子点电致发光(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显示具有主动发光,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发光芯片,包括底电极和位于所述底电极一侧的无机发光功能层;第一透明电极,连接所述无机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底电极的一侧;量子点发光功能层,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远离所述无机发光芯片的一侧且与所述无机发光芯片串联;第二透明电极,连接所述量子点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无机发光芯片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混合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叠层的P掺杂层、量子阱层和N掺杂层,所述P掺杂层与所述底电极相邻,所述N掺杂层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相邻;所述量子点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叠层的空穴功能层、量子点层和电子功能层,所述空穴功能层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相邻,所述电子功能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相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光芯片为蓝色发光芯片,所述量子点层为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或者红绿混合量子点层中任意一者。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个混合发光单元,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多个混合发光单元的所述无机发光芯片的底电极分别电连接所述阵列基板;滤色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多个混合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远离所述量子点发光功能层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混合发光单元,所述无机发光芯片为蓝色发光芯片,所述混合发光单元的所述量子点发光功能层包括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为红绿混合量子点层。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多个混合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混合发光单元和第二混合发光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第一混合发光单元对应,所述绿色子像素与所述第二混合发光单元对应,所述无机发光芯片为蓝色发光芯片,所述多个混合发光单元的所述量子点发光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相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