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激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倍频晶体的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激光器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被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伴随着激光器的广泛应用,激光器相关技术也不断发展。激光倍频利用非线性晶体在强激光作用下的二次非线性效应,使频率为ω的激光通过晶体后变为频率为2ω的倍频光,称为倍频技术,或二次谐波振荡。如将波长1.06微米的红外激光通过倍频晶体,变成波长0.532微米的绿光,或者再次倍频变成紫外激光。
[0003]倍频技术扩大了激光的波段,可获得更短波长的激光。在激光器中,激光匹配二倍频、三倍频技术已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晶体倍频技术最大缺点是晶体匹配角随温度变化,以至二倍频、三倍频光束能量不稳定,要维持激光倍频晶体的温度的稳定性对于倍频晶体有效工作几位重要。此外晶体倍频技术对,倍频晶体的设置角度要求也很严格,然而当前的倍频晶体的温控装置均难以有效维持倍频晶体的温度的稳定性,或者拆装困难,导致倍频晶体的设置角度难以满足工作要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热机构(01)、第二导热机构(02)、第三导热机构(03)、倍频晶体(04)、温度探测器(05)加热棒(06)、底座(07)、封盖(08);所述底座(07)和封盖(08)合围形成一个保温空间,所述第一导热机构(01)、第二导热机构(02)、第三导热机构(03)、倍频晶体(04)、温度探测器(05)加热棒(06)均位于该保温空间内;所述第一导热机构(01)为L型,包括左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倍频晶体(04)设于第一导热机构(01)的L型的拐角处,所述第二导热机构(02)直接紧贴倍频晶体(04)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导热机构(03)直接紧贴倍频晶体(04)的右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热机构(01)的左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分别设有加热棒(06),所述第二导热机构(02)和第三导热机构(03)也均设有加热棒(0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06)为铂热电阻,所述加热棒(06)与所述第一导热机构(01)、第二导热机构(02)、第三导热机构(03)的连接形式为螺纹连接或插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08)和底座(0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保温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隔热机构(10),所述隔热机构(10)包括多个隔热柱体(101),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机构(01)的下部结构和所述底座(07)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探测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瑞荣,黄国溪,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