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45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3
本申请属于森林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中的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包括:确定待恢复次生林的生态系统特征,所述生态系统特征包括结构特征、生长和更新特性;根据所述生态系统特征,确定所述待恢复次生林各区域的退化类型;针对不同的退化类型,确定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通过本申请方法可优化林分结构,缩短其自然演替进程,促进次生林的恢复,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森林生态恢复
,具体涉及一种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次生林与原始林一起同属天然林,是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以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森林。
[0003]东北林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包括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和小兴安岭

长白山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大兴安岭林区地带性植被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主要森林类型包括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林、白桦林、山杨林、落叶松

白桦林等。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因为大规模的采伐和利用,以及火灾、垦殖和过度放牧后,失去原始林的森林环境,退化演变为现在的各种次生群落。因此,有必要针对次生林进行生态恢复,以实现次生林的保护和发展。
[0004]现有的次生林生态恢复通过开展生态抚育更新、林分结构优化抚育,无法做到针对单个树种进行次生林的生态恢复。
[0005]因此,如何针对树种、根据树种特性采取相应措施来改造其生态恢复能力,成为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恢复次生林的生态系统特征,所述生态系统特征包括结构特征、生长和更新特性,所述待恢复次生林为大兴安岭退化白桦次生林;根据所述生态系统特征,确定所述待恢复次生林各区域的退化类型;针对不同的退化类型,确定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化类型包括:森林群落完全丧失型、森林群落基本丧失型、森林群落残次型;确定所述待恢复次生林各区域的退化类型的方法包括:利用系统诊断技术和冗余分析技术,分别从生产力、火烧、气候、土壤、采伐进行多维分析,得出林分退化与火烧、气候、采伐、土壤之间的多重关系,确定退化成因;根据白桦次生林生长规律、结构特征、退化成因,确定退化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的退化类型,确定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包括:针对由火烧或采伐作为主导因素引起的森林群落完全丧失型退化,前期采用封育及局部抚育的方法,后期采用诱导混交林的方法;针对由气候、土壤作为主导因素引起的森林群落基本丧失型、森林群落残次型退化,采用林分更新、抚育改造相结合的方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更新的方法包括:在样地内母树周围10m外设置1m
×
1m的小样方,清除小样方内的灌木和草本,清理、抛开死地被物层,露出土壤表层;对林分更新慢于预设标准的次生林,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以促进林木开花结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育及局部抚育包括:对郁闭度大于0.8的白桦林分采用局部抚育,采伐干型弯曲、胸径小于预设胸径阈值、群团状生长的白桦林;对郁闭度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萨如拉刘洋张恒滑永春王子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