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43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盖梁支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有的动力牙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牙板,所述升降台的顶面上依次固定有支撑梁、顶梁和扩建梁,所述扩建梁的顶端固接有多个倾斜架,多个倾斜架呈等距平行排列,所述倾斜架的顶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升降台的内侧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升降台上升和下降,且升降台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升降台与桥梁柱固定,通过此种设计,无需底部支撑立柱,且在盖梁支架施工完成后,还能解除固定,让整体支架落下进行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大量的人工高空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盖梁支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又称帽梁,在桥墩(台)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
[0003]盖梁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因此在修建之初需要在桥墩顶面修建支架,以此来支撑盖梁的结构,待到盖梁修建结束后,再将支架移除,所以在盖梁修建时,支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0004]现有的盖梁支架一般是自地而起,从桥墩的底部先竖起多根金属立柱,再从金属立柱的顶端建造支架将盖梁拖住,此种方法,不仅成本较高,且由于随着高度的攀升,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高空作业,导致施工安全性不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1),所述升降台(1)的顶面上依次固定有支撑梁(3)、顶梁(2)和扩建梁(4),所述扩建梁(4)的顶端固接有多个倾斜架(6),多个倾斜架(6)呈等距平行排列,所述倾斜架(6)的顶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升降台(1)的内侧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升降台(1)上升和下降,且升降台(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升降台(1)与桥梁柱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有的动力牙板(8)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牙板(7),动力牙板(8)和移动牙板(7)之间相互固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多个动力轮(11),所述动力牙板(8)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另一侧的贯通槽,所述动力轮(11)位于贯穿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牙板(7)和动力牙板(8)之间通过两个固定带(13)和两组移动带(14)固接,两个固定带(13)呈中心对称设置,两组移动带(14)也成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带(13)为固定材料,所述移动带(14)为柔性材料,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缠绕辊(18),两组移动带(14)固接在缠绕辊(18)外侧,所述缠绕辊(18)位于动力牙板(8)的内侧,所述缠绕辊(18)的外侧设置有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盖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减速电机(17),所述减速电机(17)的输出端固接有小齿轮,所述缠绕辊(18)的端部固接有大齿轮(16),所述大齿轮(16)与小齿轮啮合,所述缠绕辊(18)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内凹槽,所述移动带(14)的端部与内凹槽表面固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贵董珍林张金保李小斌喇世仁孔令坤谢斐琳吴婧李吉哲钟庆道王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青海西互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