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数字照相机等使用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日益普及。与此相伴,光学系统的高性能化、小型化进展,小型的摄像装置系统正在快速普及。在以往的镜头中,特别是在期望全长短且小型的光学系统的监视用镜头、摄像机用镜头、数字照相机用镜头、单反相机用镜头、无反射镜单镜头相机用镜头等中,其课题在于,在保持高光学性能的同时使光学系统小型化。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光学系统的专利技术:从物侧起依次由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构成,在对焦时使第2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但是,在实施例2~5所记载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透镜组的光焦度而言,比孔径光阑更靠物侧配置的透镜组的光焦度较弱,因此透镜直径变大,妨碍镜筒的小型化。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
0016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系统,从物侧向像侧依次由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构成,在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及所述第3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在光轴方向上固定,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侧向像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a组、孔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b组构成,且满足下式:
‑
2.50≤f1a/f≤
‑
0.05
·····
(1)
‑
3.45≤f3/f≤
‑
1.35
·····
(2)其中,f1a:所述第1a组的焦距f3:所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f:该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满足下式:0.05≤f1/f≤4.30
·····
(3)其中,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满足下式:1.10≤(1
‑
β22)
×
β32≤5.00
·····
(4)其中,β2: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第2透镜组的横倍率β3: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第3透镜组的横倍率。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