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Micro
‑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由于亮度高、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Micro
‑
LED显示器件通过红光Micro
‑
LED、绿光Micro
‑
LED和蓝光Micro
‑
LED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实现显示。但在Micro
‑
LED显示器件中,由于红光Micro
‑
LED的发光效率较低,导致Micro
‑
LED显示器件的功耗较高,且在分辨率的要求较高时,Micro
‑
LED显示器件难以实现较低的反射率,导致显示效果较差。
[0003]所以,现有Micro
‑
LED显示器件存在红光Micro
‑
LED的发光效率较低导致功耗较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基板;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第二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设置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在工作时发出蓝光,所述第二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在工作时发出绿光,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在工作时发出红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层、量子阱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量子阱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量子阱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量子阱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部分和第二发光部分,所述第一发光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发光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基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为同一膜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