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30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与正极接线盒,负极接线盒包括第一盒体、导电组件、第一盖板,负极接线盒里安装第一旁路二极管,第一旁路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第一电缆线,中间接线盒设有第二盖板、第二焊锡块、第三导电体与第四导电体,中间接线盒里安装第二旁路二极管,第二旁路二极管的负极端与第一旁路二极管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正极接线盒包括第三盒体与第三盖板,正极接线盒里安装第三旁路二极管,第三旁路二极管的负极端与第二旁路二极管的正极端电性连接,第三旁路二极管的正极端与第二电缆线连接。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具有便于散热,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等优点。高可靠性等优点。高可靠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接线盒
,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随着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的不断提升,单板电流继续的提升,原有的一体式接线盒,热斑保护电流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组件的要求。
[0003]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具有便于散热,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等优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与正极接线盒;
[0006]所述负极接线盒包括第一盒体、导电组件、第一盖板,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顶端均固定连接第一焊锡块,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至第一电缆线,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一盖板卡接;
[0007]所述中间接线盒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盖板、第二焊锡块、并列设置的第三导电体与第四导电体,以及第二旁路二极管、第二盒体,所述第三导电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焊锡块与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四导电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焊锡块与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四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电性连接;
[0008]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五导电体、第三旁路二极管与第六导电体,所述第五导电体与所述第六导电体的顶端分别固定第三焊锡块,所述正极接线盒包括第三盒体与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盒体长度方向一侧的内壁处设有几字形的第一绝缘挡墙,所述第五导电体与所述第六导电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挡墙的两侧,所述第三盒体与所述第三盖板之间卡合所述第五导电体、所述第三旁路二极管与所述第六导电体,所述第五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导电体连接至第二电缆线。
[0009]优选的,所述第六导电体的顶端处设有一沉槽,所述第三焊锡块与所述沉槽的底端抵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六导电体相邻的3个角处各设有一插孔,所述第三盒体设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插孔插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旁路二极管设有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所述正极端与所述第六
导电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负极端与所述第五导电体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盒体的顶部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三盖板的两端处各设有一L形槽,所述L形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勾卡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盒体的一端处设有一U形的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二电缆线通过第一出线孔与第一卡线扣压接,所述第一卡线扣设有多个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第一出线孔压接密封。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卡勾与一第四卡勾,并且一端通过第二卡线扣压接所述第一电缆线,所述第三卡勾、所述第四卡勾与所述盖板卡接。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内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凸柱插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处设有一几字形的第二绝缘挡墙,所述第二绝缘挡墙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9]本技术所述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每个接线盒放置一个旁路二极管,减少热量的集中散发,便于散热;几字形的绝缘挡墙将导电体分离,分体式结构预防热斑,提高太阳能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分体式安装,简化接线盒内部结构;电缆线通过卡线扣压接后灌胶,提高接线盒间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的分解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负极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正极接线盒的俯视图。
[0023]附图4为本技术附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附图3中B

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附图1至附图5中,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包括一负极接线盒1、一中间接线盒2与一正极接线盒3。负极接线盒1里安装一第一旁路二极管13,第一旁路二极管13的负极端连接至第一电缆线16,中间接线盒2里安装一第二旁路二极管23,第二旁路二极管23的负极端与第一旁路二极管13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正极接线盒3里安装一第三旁路二极管33,第三旁路二极管33的负极端与第二旁路二极管23的正极端电性连接,第三旁路二极管33的正极端连接至第二电缆线36。电缆线通过导电体,将组件内部电流传输出来。
[0027]为了和负极连接,负极接线盒1包括一第一盒体15、一导电组件、一第一盖板10,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旁路二极管13,第一旁路二极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第一导电体121与一第二导电体122,第一导电体121与第二导电体12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一第一焊锡块11,焊锡块作为组件汇流带与导电体连接的焊接剂。第二导电体122连接至第一电缆线16,第一盒体15与第一盖板10卡接。盖板对接线盒内部元器件实行保护,并显示接线的各种铭
牌信息。
[0028]第一盒体15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卡勾156与一第四卡勾157,第一盒体15的内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凸柱151,第一盒体15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处设有一几字形的第二绝缘挡墙155,第一盒体15一端通过第二卡线扣17压接第一电缆线16,第三卡勾156、第四卡勾157与盖板10卡接。第一导电体121、第二导电体122分别与第二凸柱151插接。第二绝缘挡墙15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电体121与第二导电体122。卡线扣对电缆线进行固定,保护电缆线,防拉脱,防转。
[0029]中间接线盒2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盖板20、第二焊锡块21、并列设置的第三导电体221与第四导电体222,以及第二旁路二极管23、第二盒体25,第三导电体2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焊锡块21与第二旁路二极管23的负极端,第四导电体22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焊锡块21与第二旁路二极管23的正极端,第四导电体222与第一导电体121电性连接。优选的,第二焊锡块21、第一焊锡块11与第三焊锡块31尺寸相同。
[0030]为了提高安全性,隔离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接线盒(1)、中间接线盒(2)与正极接线盒(3);所述负极接线盒(1)包括第一盒体(15)、导电组件、第一盖板(10),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旁路二极管(13),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导电体(121)与第二导电体(122),所述第一导电体(121)与所述第二导电体(12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第一焊锡块(11),所述第二导电体(122)连接至第一电缆线(16),所述第一盒体(15)与所述第一盖板(10)卡接;所述中间接线盒(2)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盖板(20)、第二焊锡块(21)、并列设置的第三导电体(221)与第四导电体(222),以及第二旁路二极管(23)、第二盒体(25),所述第三导电体(2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焊锡块(21)与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23)的负极端,所述第四导电体(22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焊锡块(21)与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23)的正极端,所述第四导电体(222)与所述第一导电体(121)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五导电体(322)、第三旁路二极管(33)与第六导电体(321),所述第五导电体(322)与所述第六导电体(321)的顶端分别固定第三焊锡块(31),所述正极接线盒(3)包括第三盒体(35)与第三盖板(30),所述第三盒体(35)长度方向一侧的内壁处设有几字形的第一绝缘挡墙(355),所述第五导电体(322)与所述第六导电体(32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挡墙(355)的两侧,所述第三盒体(35)与所述第三盖板(30)之间卡合所述第五导电体(322)、所述第三旁路二极管(33)与所述第六导电体(321),所述第五导电体(322)与所述第三导电体(221)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导电体(321)连接至第二电缆线(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导电体(321)的顶端处设有一沉槽(325),所述第三焊锡块(31)与所述沉槽(325)的底端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伏组件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冬刘仁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永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