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形成有若干电池仓,电池仓后端固定有钣金后隔板,钣金后隔板自左向右依次形成有仓控板黏贴区、进出线口区和充电器安装区;所述充电器安装区自上向下固定有若干充电器固定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柜体采用钣金后隔板将电池仓与仓控板、充电机分离,各自单独布局,便于各自独立散热,且在安装时可以在钣金后隔板上安装充电器和仓控板后在固定到柜体上与电池仓组合,有效避免了布线紊乱;提高了组装效率。提高了组装效率。提高了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伴随而来的是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包括私人电动车、外卖电动车等等,其中充电柜和换电柜中的充电器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换电柜需要设置充电器进行稳压以方便对用户的电池充电,因此需要设置充电器,充电柜则是用户通过车辆的充电器连接柜体充电,不需要充电器。但是现有的柜体结构不便于在生产时根据需要进行充电柜和换电柜之间的切换。
[0003]此外,换电柜通常将充电器与仓控板均安装在电池仓内,这导致电池仓对其内部的电池充电时。电池、仓控板和充电器集中散热,容易导致电池仓内温度快速升高,导致充电器极易损坏。而且仓控板和充电器设置在一个充电仓内,在仓的数量过多的情形下,容易导致布线紊乱,导致充电仓和仓控板组装时间过长,增加了不便利性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形成有若干电池仓,电池仓后端固定有钣金后隔板,钣金后隔板自左向右依次形成有仓控板黏贴区、进出线口区和充电器安装区;所述充电器安装区自上向下固定有若干充电器固定支撑板,充电器固定支撑板两端形成有L形连接部,L形连接部之间形成有避让槽,避让槽处于充电器固定支撑板背侧,充电器固定支撑板前侧自上向下固定有至少两个充电器放置板,充电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器固定支撑板上,且充电器处于两个相邻的充电器放置板之间;钣金后隔板外侧安装有后手拉门;所述仓控板黏贴区自上向下黏贴有若干仓控板。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电器上安装有次风扇;所述后手拉门上形成有与次风扇对应的次风道;所述电池仓均连通有主风道,主风道内安装有主风扇。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五孔充电插座。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仓控板通过塑胶隔离柱可拆卸安装在钣金后隔板上。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电器固定支撑板一端的L形连接部凸起形成有倾斜插接凸块,钣金后隔板上形成有与倾斜插接凸块配合的插接孔,另一端的L形连接部上部和下部均形成有腰孔,螺钉穿过腰孔将充电器固定支撑板固定在钣金后隔板上。
[0011]本技术的优点:
[0012]1.整个柜体采用钣金后隔板将电池仓与仓控板、充电机分离,各自单独布局,便于各自独立散热,且在安装时可以在钣金后隔板上安装充电器和仓控板后在固定到柜体上与
电池仓组合,有效避免了布线紊乱;提高了组装效率。
[0013]2钣金后隔板与柜体焊接固定后与电池仓后部贴合,可用于支撑电池,并隔开充电仓和仓控板,形成相互独立的散热空间。
[0014]3充电器采用充电器固定支撑板插接并锁附螺母方式固定在后隔板上,安装快速,且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拆卸用作充电柜钣金。
[0015]4仓控板用组装塑胶隔离柱的方式固定在后隔板上,从而便于根据需要拆卸并重新安装不同规格的仓控板,便于充电柜和换电柜的钣金生产时的共用。
[0016]5后门上设有百叶窗作为次风道专用于充电机散热,顶部设有内通孔利用三个风扇作为主风道实现不同部件散热,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利用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主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柜体与钣金后隔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钣金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充电器固定支撑板的前视图;
[0023]图6为充电器固定支撑板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
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包括柜体1、电池仓2、钣金后隔板3、仓控板黏贴区4、进出线口区5、充电器安装区6、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L形连接部71、充电器放置板72、避让槽8、充电器9、后手拉门10、仓控板11、次风扇12、次风道13、主风道14、五孔充电插座15、塑胶隔离柱16、倾斜插接凸块17、插接孔18、腰孔19。
[0027]其中为了便于根据需要安装和拆卸充电器9,以适应充电柜和换电柜的需要,钣金后隔板3自左向右依次形成有仓控板黏贴区4、进出线口区5和充电器安装区6,充电器安装区6自上向下固定有若干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前侧自上向下固定有至少两个充电器放置板72,充电器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充电器放置板72之间。这样当钣金用于制作充电柜时,可以不安装电器固定支撑板7,也不安装充电器。当需要制作成换电柜时则安装电器固定支撑板7并安装充电器。
[0028]为了便于电池通过螺栓固定,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两端形成有L形连接部71,L形连接部71之间形成有避让槽8,以便于螺栓固定后,通过L形连接部71固定在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上。
[0029]为了提高装配速度,设置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一端的L形连接部71凸起形成有倾斜插接凸块17,钣金后隔板3上形成有与倾斜插接凸块17配合的插接孔18,另一端的L形连接
部71上部和下部均形成有腰孔19,螺钉穿过腰孔19将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固定在钣金后隔板3上。这样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一端只需要插接固定,仅另一端通过螺钉或铆钉等固定即可。
[0030]为了防止散热部件集中升温过高过快导致充电器损坏,在钣金后隔板3自左向右依次形成有仓控板黏贴区4、进出线口区5和充电器安装区6。仓控板黏贴区4固定仓控板11,充电器安装区6固定充电器,电池仓用于放置电池,仓控板黏贴区4和充电器安装区6还通过进出线口区5间隔开,从而散热部件分别处于换电柜的不同位置,防止散热过于集中。
[0031]此外,为了进一步散热,充电器9上安装有次风扇12;所述后手拉门10上形成有与次风扇12对应的次风道13;所述电池仓2均连通有主风道14,主风道14内安装有主风扇。这样充电器和电池分别散热,加快散热效率。
[0032]钣金后隔板3外侧安装有后手拉门10,电池仓2内安装有五孔充电插座15,且仓控板11通过塑胶隔离柱16可拆卸安装在钣金后隔板3上,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仓控板11。
[0033]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体(1)内形成有若干电池仓(2),电池仓(2)后端固定有钣金后隔板(3),钣金后隔板(3)自左向右依次形成有仓控板黏贴区(4)、进出线口区(5)和充电器安装区(6);所述充电器安装区(6)自上向下固定有若干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两端形成有L形连接部(71),L形连接部(71)之间形成有避让槽(8),避让槽(8)处于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背侧,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前侧自上向下固定有至少两个充电器放置板(72),充电器(9)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器固定支撑板(7)上,且充电器(9)处于两个相邻的充电器放置板(72)之间;钣金后隔板(3)外侧安装有后手拉门(10);所述仓控板黏贴区(4)自上向下黏贴有若干仓控板(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柜与换电柜的切换钣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9)上安装有次风扇(12);所述后手拉门(10)上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洋,冯涛,常小坡,雷龙喜,杨俊,李艳华,邱思彬,王武,韩志勇,王泽钢,潘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威蜂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