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温针灸用接灰盒,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底部的盒底,所述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所述筒体的侧壁上环设有若干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盒底的中部设有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二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对灸灰进行承接,有效防止灸灰掉落至患者皮肤上或其他易燃物品上,避免烫伤患者或造成火灾,有效提高温针灸时的安全性等特点。有效提高温针灸时的安全性等特点。有效提高温针灸时的安全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针灸用接灰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温针灸用接灰盒,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有许多需要进行温针灸的患者,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由于各个针灸部位的位置不同,在实施温针灸时,艾绒燃烧后产生的灸灰采集及灸灰洒落时,会烫伤患者局部皮肤,甚至可能落到其他易燃物品上造成火灾,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用接灰盒,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灸灰易掉落烫伤患者,且可能会造成火灾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温针灸用接灰盒,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底部的盒底,所述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所述筒体的侧壁上环设有若干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盒底的中部设有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二穿孔;上述筒体和盒底的配合设置,使得温针灸时的刺针可分别通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刺入准确穴位,而包裹有艾绒的端部位于筒体内,通过盒底对灸灰进行承接,避免灸灰直接落至患者皮肤上造成烫伤,同时避免灸灰落至易燃物品上造成火灾,有效提高了温针灸时的安全性。
[0005]作为优选,所述盒底的侧边设有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内壁与筒体的外壁螺纹连接;上述环形固定板的设置,使得盒底与筒体之间通过螺纹形成连接,从而方便在温针灸结束后,将盒底拆卸,方便清理盒底的灸灰,提高清理便捷性。
[0006]作为优选,所述盒底的中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用于启闭第二穿孔的启闭板;上述固定槽和启闭板的设置,使得启闭板可在固定槽内移动,以便于通过启闭板的移动控制第二穿孔的启闭。
[0007]作为优选,所述启闭板上设有与固定槽连接的转轴,所述启闭板的一侧设有缺口;上述转轴的设置,使得启闭板在固定槽内可绕转轴转动,从而在需要针灸的时候,将启闭板上的缺口转动至第二穿孔处,使得第二穿孔开启,方便刺针穿过,且可再次转动,将缺口转离第二穿孔,使得启闭板对第二穿孔形成封堵,避免灸灰从第二穿孔漏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盒底的底部设有与固定槽连通的弧形开槽,所述启闭板上朝向盒底面的端面上设有位于弧形开槽内的凸柱;上述弧形开槽和凸柱的配合设置,可以对固定槽内的启闭板的转动形成控制,凸柱沿着弧形开槽的移动,即为启闭板对第二穿孔的启闭控制,使得第二穿孔的启闭控制更加的简便实用。
[0009]作为优选,包括锥形卡板,所述锥形卡板的一侧设有断开形成的间隙;上述锥形卡板的设置,以便于通过间隙使得锥形卡板的两侧可重叠起来,形成对第二穿孔上的刺针的包围,使得刺针上的灸灰可以顺着锥形卡板的斜面朝盒底掉落,避免灸灰从第二穿孔中直接漏出。
[0010]因此,本技术具有可对灸灰进行承接,有效防止灸灰掉落至患者皮肤上或其他易燃物品上,避免烫伤患者或造成火灾,有效提高温针灸时的安全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2]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图;
[0013]图3是图1中的启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1中的锥形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如图1、2及4所示,一种温针灸用接灰盒,包括筒体1和设于筒体1底部的盒底2,筒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筒体1的侧壁上环设有若干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一穿孔11,盒底2的中部设有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二穿孔11,盒底2的侧边设有环形固定板21,环形固定板21的内壁与筒体1的外壁螺纹连接,包括锥形卡板3,锥形卡板3的一侧设有断开形成的间隙31。
[0017]上述第一穿孔在筒体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的穴位穿过第一穿孔进行针灸,由于平面上的针灸穿刺通常不会同时刺穴位置相近的两个穴位,因此盒底的第二穿孔仅设置单个,而锥形卡板可采用铝箔纸或锡纸材料制作,方便塑形,以形成锥状对灸灰进行导引,捏紧锥形卡板与刺针的接触点,使得锥形卡板可通过摩擦力固定在刺针上,且可压紧固定,方便改变形状,为防止灸灰温度过高,可在盒底放置纱布,增加隔热。
[0018]在温针灸时,先将刺针刺入指定穴位,然后将筒体和盒底组合拧紧,将筒体上的第一穿孔对准刺针,使得刺针的端部进入筒体内,然后将艾绒包裹在刺针的端部并点燃,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温针灸治疗,艾绒燃烧时产生灸灰直接掉落至盒底,温针灸结束后,可将盒底拧开,以清理灸灰。
[0019]如图2
‑
3所示,盒底2的中部设有固定槽22,固定槽22内设有用于启闭第二穿孔11的启闭板23,启闭板23上设有与固定槽22连接的转轴231,启闭板23的一侧设有缺口232,盒底2的底部设有与固定槽22连通的弧形开槽24,启闭板23上朝向盒底面的端面上设有位于弧形开槽24内的凸柱233;启闭板启闭时,需要挪动凸柱,使得凸柱在弧形开槽内移动,凸柱分别移动至弧形开槽的两端时,缺口与第二穿孔连通,或缺口位于第二穿孔的一侧,而启闭板对第二穿孔形成封堵,通过凸柱在弧形开槽内的移动即可实现对第二穿孔的启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针灸用接灰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设于筒体(1)底部的盒底(2),所述筒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环设有若干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一穿孔(10),所述盒底(2)的中部设有用于供刺针穿过的第二穿孔(11),所述盒底(2)的中部设有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内设有用于启闭第二穿孔(11)的启闭板(23),所述启闭板(23)上设有与固定槽(22)连接的转轴(231),所述启闭板(23)的一侧设有缺口(232)。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虹,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