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性能、续航能力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动力电池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0003]电池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设置散热部件及时散热,以保证电池模块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同时要保证散热部件与电池模块之间的结构稳固性,如何兼顾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及结构稳固性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兼顾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及结构稳固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5]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壳体、多个电池单体及冷却板,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壳体内,第一方向为电池单体的厚度方向,冷却板用于为电池单体散热,冷却板包括主体及连接于主体底端的折弯部,折弯部抵接于壳体的底部,主体设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多个电池单体(200),沿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池单体(200)的厚度方向;冷却板(300),用于为所述电池单体(200)散热;所述冷却板(300)包括主体(310)及连接于所述主体(310)底端的折弯部(320),所述折弯部(320)抵接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所述主体(310)设于所述壳体(100)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折弯部(3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弯部(320)的面积为所述壳体(100)的底面面积的5%~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弯部(320)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为3mm~5mm,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弯部(320)在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主体(310)的端部设置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万李,朱焱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