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泄槽,主体的内部底面靠近后侧面处固定有食槽;主体的前侧面两端均铰接有两扇对开的防逃门,还包括;隔离机构,安装于主体内部,用于对病猪进行暂时隔离操作;清扫机构,安装于主体内部且位于隔离机构的下方,用以清理病猪排泄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隔离板将病猪赶至一边,利用清扫机构及时清扫,之后再利用另一边的隔离板进行相同操作,可以使整个设备保持清洁,有利于病猪的恢复。的恢复。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滇南小耳猪产于云南省勐腊、瑞丽、盈江等地,其体躯短小,具有皮薄骨细,肉质鲜嫩,口感香糯等特点,在滇南小耳猪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常出现病猪,在发现猪舍内出现病猪时,为了防止病猪传染其他健康猪,需要将病猪转移到隔离设备内,对病猪单独饲养、观察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设备内的环境是否清洁会对病猪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3]公开号为CN21193194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病猪用的猪圈隔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撑,且底板顶部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外侧插合安装有立杆,且立杆内侧连接有安装机构。
[0004]该技术中对病猪进行隔离时安装快速方便,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调节高度,而且可以方便用户在不使用时方便收纳,实现装置模块化,但是在病猪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消毒和清扫,直接进行消毒和清扫,病猪的活动会影响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并未考虑这种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泄槽,所述主体的内部底面靠近后侧面处固定有食槽;所述主体的前侧面两端均铰接有两扇对开的防逃门,还包括;隔离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用于对病猪进行暂时隔离操作;清扫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且位于所述隔离机构的下方,用以清理病猪排泄物。
[0008]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处且高度不同的第一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两个第一丝杆、靠近所述第一丝杆两端处的两个隔离板和与两个所述隔离板均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一限位杆,上方的所述第一丝杆与其中一个所述隔离板螺纹连接,下方的所述第一丝杆与另一个所述隔离板螺纹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清扫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所述主体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处的第二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两个第二丝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两个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底面的若干刷毛和与两个所述安装板均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内部顶面规则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主体的后侧面靠近所述食槽处安装有喂食斗,所述主体的后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食槽与所述喂食斗的斜槽;
所述主体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分别用以保护所述第二限位杆和两个所述第二丝杆的两个防踩盒;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和后侧面靠近顶面处均规则安装有若干透气栏。
[0011]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丝杆远离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内部侧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均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两个内侧面之间。
[0012]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防踩盒相对的一侧面上均开设有容纳所述安装板滑动的滑槽,容纳两个所述第二丝杆的所述防踩盒中间设有用来隔开两个所述第二丝杆的隔板,两个所述第二丝杆均与隔板转动连接。
[0013]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防逃门的外侧面规则安装有若干插销,另一个所述防逃门远离铰接端的外侧面安装有若干与所述插销配套的插座。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底面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若干所述排泄槽的下方处设置为用于引导排泄物的斜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技术通过设置的隔离机构和清扫机构,用隔离板将病猪赶至一边,再利用清扫机构清扫排泄物,之后再清洁另一边区域,从而便于操作,避免病猪活动对清洁操作造成影响,便于保持整个设备的清洁,有利于病猪的恢复。
[0017]2.该技术通过设置的排泄槽和斜坡,可以及时将排泄物清理走,保持主体内的清洁,减少异味,减少细菌滋生扩散,且避免排泄物堆积进一步影响病猪的健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技术中主体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技术中隔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技术中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技术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主体;10、排泄槽;11、喷头;12、食槽;13、喂食斗;14、防踩盒;15、透气栏;
[0025]2、防逃门;20、插销;
[0026]3、隔离机构;30、第一电机;31、第一丝杆;32、隔离板;33、第一限位杆;
[0027]4、清扫机构;40、第二电机;41、第二丝杆;42、安装板;43、刷毛;44、第二限位杆;
[0028]5、支撑板;50、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技术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技术,而不是全部的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技术,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1]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泄槽10,主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后侧面处固定有食槽12;主体1的前侧面两端均铰接有两
扇对开的防逃门2,还包括;隔离机构3,安装于主体1内部,用于对病猪进行暂时隔离操作;清扫机构4,安装于主体1内部且位于隔离机构3的下方,用以清理病猪排泄物;通过隔离机构3将病猪隔离,再通过清扫机构4及时清扫,保持设备内的清洁。
[0032]在本次实施例中,隔离机构3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主体1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处且高度不同的第一电机30、分别与两个第一电机30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两个第一丝杆31、靠近第一丝杆31两端处的两个隔离板32和与两个隔离板32均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一限位杆33,上方的第一丝杆31与其中一个隔离板32螺纹连接,下方的第一丝杆31与另一个隔离板32螺纹连接,第一电机30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丝杆31旋转,第一丝杆31旋转使与其螺纹连接的隔离板32运动,实现短暂隔离的目的;隔离板32应开设有容纳两个第一限位杆33和不与其螺纹连接的另一个第一丝杆31的通孔,隔离板32和不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杆31之间可以转动连接,也可以不接触;两根第一限位杆33可以保证隔离板32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
[0033]进一步的,清扫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主体1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处的第二电机40、分别与两个第二电机40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两个第二丝杆41、分别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内部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泄槽(10),所述主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后侧面处固定有食槽(12);所述主体(1)的前侧面两端均铰接有两扇对开的防逃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机构(3),安装于所述主体(1)内部,用于对病猪进行暂时隔离操作;清扫机构(4),安装于所述主体(1)内部且位于所述隔离机构(3)的下方,用以清理病猪排泄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3)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处且高度不同的第一电机(30)、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电机(30)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两个第一丝杆(31)、靠近所述第一丝杆(31)两端处的两个隔离板(32)和与两个所述隔离板(32)均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一限位杆(33),上方的所述第一丝杆(31)与其中一个所述隔离板(32)螺纹连接,下方的所述第一丝杆(31)与另一个所述隔离板(3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处的第二电机(40)、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电机(40)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两个第二丝杆(4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丝杆(41)螺纹连接的两个安装板(4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2)底面的若干刷毛(43)和与两个所述安装板(42)均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耳猪养殖的病猪隔离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保,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县康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