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包括主笼体,所述主笼体底部四角均焊接有用以支撑主笼体的支脚,且支脚内部中空,所述支脚上方主笼体内部埋设有用于将万向轮顶出的液压杆,且液压杆副杆端伸出至支脚内,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液压杆副杆端底部。解决了在对抗病猪进行选育时,需要将选中的猪进行移动装运,但是现有的对猪的转运设备多是带轮的笼体,这种笼体在对猪移动时较为的灵活,但是在对猪笼的固定时,则会因为导轮的特性而不够稳定,即便是使用锁定装置也无法较好的保证猪笼的稳定性等问题,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牲畜转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所驯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类型。
[0003]在对抗病猪进行选育时,需要将选中的猪进行移动装运,但是现有的对猪的转运设备多是带轮的笼体,这种笼体在对猪移动时较为的灵活,但是在对猪笼的固定时,则会因为导轮的特性而不够稳定,即便是使用锁定装置也无法较好的保证猪笼的稳定性,现在并没有一种可以保证猪笼在不移动时仍有较好的稳定性的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所以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包括主笼体,所述主笼体底部四角均焊接有用以支撑主笼体的支脚,且支脚内部中空,所述支脚上方主笼体内部埋设有用于将万向轮顶出的液压杆,且液压杆副杆端伸出至支脚内,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液压杆副杆端底部,通过液压杆控制伸出支脚外以及收回的万向轮可更好的使主笼体在移动和停止移动并稳定支撑之间进行更加灵活的切换,较好的解决了安装有导轮的猪笼停止移动时不够稳定的问题,保证了对抗病猪的运输效率。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笼体顶部四角均焊接有便于多组主笼体竖向垒放的顶块,且顶块可插入连接在支脚内部,通过顶块可更好的将多组的主笼体通过支脚和顶块的插入连接进行竖向的垒放,大大提高了对抗病猪的运输空间效率。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块下方主笼体内部开设有可供C形杆进行横移的内槽,所述C形杆横向移动在顶块以及顶块下方主笼体内,且C形杆两端均延伸至顶块以及主笼体外,所述内槽内安装有可将C形杆持续外推的弹簧,所述支脚外壁贯穿式开设有可供C形杆短杆端弹出卡合的插孔,所述C形杆竖杆端后方顶块及主笼体内开设有可供C形杆进行横移的旷量槽,通过按压C形杆长杆端使C形杆被推回至旷量槽内,并在支脚和顶块插入连接过后松开C形杆,便可对支脚和顶块的插入连接进行较好的加固,相较于使用插销进加固更加的简单、高效、稳定,保证了多组主笼体竖向垒放连接后的安全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笼体顶部四角还焊接有便于将主笼体吊起的吊钩,通过吊钩更加便于将主笼体吊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笼体内顶部安装有可为对主笼体内部进行观察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更好的使司机实时观察在主笼体内的抗病猪的情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液压杆控制伸出支脚外以及收回的万向轮可更好的使主笼体在移动和停止移动并稳定支撑之间进行更加灵活的切换,较好的解决了安装有导轮的猪笼停止移动时不够稳定的问题,保证了对抗病猪的运输效率。
[0013]2.通过按压C形杆长杆端使C形杆被推回至旷量槽内,并在支脚和顶块插入连接过后松开C形杆,便可对支脚和顶块的插入连接进行较好的加固,相较于使用插销进加固更加的简单、高效、稳定,保证了多组主笼体竖向垒放连接后的安全性。
[0014]3.通过摄像头可更好的使司机实时观察在主笼体内的抗病猪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的支脚和顶块插入连接后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图1中A处仰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笼体;2、支脚;210、液压杆;211、万向轮;220、插孔;3、顶块;301、内槽;310、C形杆;311、弹簧;320、旷量槽;4、吊钩;5、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
2所示,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包括主笼体1,所述主笼体1底部四角均焊接有用以支撑主笼体1的支脚2,且支脚2内部中空,所述支脚2上方主笼体1内部埋设有用于将万向轮211顶出的液压杆210,且液压杆210副杆端伸出至支脚2内,所述万向轮211安装在液压杆210副杆端底部,所述主笼体1顶部四角还焊接有便于将主笼体1吊起的吊钩4,将抗病猪赶入至主笼体1内后,启动液压杆210将万向轮211推出,使万向轮211接触地面便可对主笼体1进行推动,当到达运输载具处后,回收液压杆210,将导轮收回至支脚2内,便可稳定主笼体1,再将主笼体1通过吊钩4吊上运输载具。
[0021]其中,所述主笼体1顶部四角均焊接有便于多组主笼体1竖向垒放的顶块3,且顶块3可插入连接在支脚2内部,所述顶块3下方主笼体1内部开设有可供C形杆310进行横移的内槽301,所述C形杆310横向移动在顶块3以及顶块3下方主笼体1内,且C形杆310两端均延伸至顶块3以及主笼体1外,所述内槽301内安装有可将C形杆310持续外推的弹簧311,所述支脚2外壁贯穿式开设有可供C形杆310短杆端弹出卡合的插孔220,所述C形杆310竖杆端后方顶块3及主笼体1内开设有可供C形杆310进行横移的旷量槽320,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多组的主笼体1进行竖向的垒放,将上方的支脚2对准下方的顶块3,接着按压C形杆310长杆端使C形杆310被推回至旷量槽320内,接着放下上方主笼体1,使支脚2和顶块3插入连接,接着松开C形杆310,C形杆310会在内槽301内的弹簧311的推动下,通过支脚2处开设的插孔220弹出,从而对支脚2和顶块3的插入连接进行较好的加固,保证了多组主笼体1竖向垒放连接后的安全性。
[0022]如图1,3所示,所述主笼体1内顶部安装有可为对主笼体1内部进行观察的摄像头
5,通过摄像头5可更好的使司机实时观察在主笼体1内的抗病猪的情况。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工作时,首先将抗病猪赶入至主笼体1内后,启动液压杆210将万向轮211推出,使万向轮211接触地面便可对主笼体1进行推动,当到达运输载具处后,回收液压杆210,将导轮收回至支脚2内,便可稳定主笼体1,再将主笼体1通过吊钩4吊上运输载具,接着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多组的主笼体1进行竖向的垒放,将上方的支脚2对准下方的顶块3,接着按压C形杆310长杆端使C形杆310被推回至旷量槽320内,接着放下上方主笼体1,使支脚2和顶块3插入连接,接着松开C形杆310,C形杆310会在内槽301内的弹簧311的推动下,通过支脚2处开设的插孔220弹出,从而对支脚2和顶块3的插入连接进行较好的加固,保证了多组主笼体1竖向垒放连接后的安全性,此外通过摄像头5可更好的使司机实时观察在主笼体1内的抗病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包括主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笼体(1)底部四角均焊接有用以支撑主笼体(1)的支脚(2),且支脚(2)内部中空,所述支脚(2)上方主笼体(1)内部埋设有用于将万向轮(211)顶出的液压杆(210),且液压杆(210)副杆端伸出至支脚(2)内,所述万向轮(211)安装在液压杆(210)副杆端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笼体(1)顶部四角均焊接有便于多组主笼体(1)竖向垒放的顶块(3),且顶块(3)可插入连接在支脚(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病猪选育移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3)下方主笼体(1)内部开设有可供C形杆(310)进行横移的内槽(301),所述C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兵,潘卡丽,潘志杰,赖科企,叶成芳,石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宏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