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设备,包括透析池、透明盖、温度计、隔板、水浴加热夹套、涡旋叶片和电机;透析池外表面安装水浴加热夹套,水浴加热夹套上端有循环水入口,下端有循环水出口;透明盖上设有温度计插孔可插入温度计,温度计位于透析池内部,透析池内上端设有第一隔板,透析池内中端设有第二隔板,透析池内下端设有第三隔板,透析池底层设有排水口,涡旋叶片位于透析池内底层,透析池底座外部安装电机,且底座下端设置支架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和搅拌克服了现有技术提取时间长等问题,不仅可以提高透析效率,还可用于粘度较大样品的透析。度较大样品的透析。度较大样品的透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
,具体为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透析是小分子依据浓度差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中,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目前,通常采用冷水进行透析,通过不断更换水(或缓冲液)达到分离效果。缺点在于,透析时间长,更换水(或缓冲液)过程中易造成透析袋破损、掉落污染等现象,且不适用于粘性较大物质的分离纯化。
[0003]因此,拟采用加热及搅拌方式减少透析时间,提高透析速率,并且可通过加热降低样品粘度,使其达到更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装置,拟解决以上背影技术提出的透析时间长,更换水(或缓冲液)过程中易造成透析袋破损、掉落污染等现象,且不适用于粘性较大物质的分离纯化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装置,包括透析池、透明盖、隔板、水浴加热夹套、涡旋叶片、电机和基座,透析池外表面安装水浴加热夹套,所述水浴加热夹套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下端设有循环水入口;所述透明盖上留有温度计插孔可插入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圆形开口固定并延伸至透析池内部,所述透明盖下方连接橡胶皮圈,所述透析池内上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下方设有隔板限位卡,所述透析池内中端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设有隔板限位卡,所述透析池内下端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下方设有隔板限位卡,所述透析池底部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有阀门,所述涡旋叶片位于透析池内底层,所述透析池底座外部安装电机,且底座下端设置支撑立柱和底座优选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隔板限位卡连接方式均通过螺纹固定。
[0006]优选的,透明盖下方与橡胶皮圈连接,且橡胶皮圈呈倾斜状与透析池上端相匹配。
[0007]优选的,涡旋叶片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形成转动结构,且设置上下两组涡旋叶片,电机通过电机固定螺栓固定在透析池底端。
[0008]优选的,支撑立柱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支撑立柱关于底座的上表面中心对称设置4组。
[0009]优选的,透析池外壁设有隔热板,且隔热板为锥台形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减少透析时间,装置稳定,也可用于透析粘性大的物质。
[0011]1.该装置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限位卡,可确保透析过程中透析袋的位置。第一隔板可以确保透析袋完全浸没在水(或缓冲液)中,使透析完全。第二隔板可以区分不同样品的透析。第三隔板可以确保透析袋在透析过程中不与涡旋叶接触,避免透
析袋破损。限位卡可以固定隔板,确保透析过程中不会上浮或晃动。
[0012]2.该装置设有水浴加热夹套、温度计插孔和温度计,可以稳定控制加热温度,实时监测透析过程中水(或缓冲液)的温度,并利用升高温度可降低样品粘度特性,可用于粘度较大样品的透析。
[0013]3.该装置设有涡旋叶片,可以通过加速水流转动,加快透析样品与水(或缓冲液)的接触,缩短透析时间,提高透析速率。
[0014]4.该装置设有透析池排水口,可方便水(或缓冲液)的更换,避免透析袋在更换过程中破损或掉落污染,确保样品干净安全。
[0015]5.该装置设有隔热板,避免加工过程中人员烫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装置隔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装置限位卡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透明盖;2、温度计插孔;3、水浴加热夹套外壁;4、水浴加热夹套;5、循环水出口;6、涡旋叶片;7、排水口;8、阀门;9、底座;10、电机;11、电机固定螺栓;12、转轴;13、循环水入口;14、透析池内壁;15、限位卡;16、支撑立柱;17、第一隔板;18、隔板网;19、通孔;20、螺纹;21、螺孔;22、橡胶皮圈;23、第二隔板;24、第三隔板。25、隔热板;26、控制开关;27、温度计;28、透析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透析池28外表面安装水浴加热夹套4,水浴加热夹套4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5,下端设有循环水入口13,透明盖1上设有温度计插孔2,温度计27通过温度计插孔2进入透析池28内,透明盖1与橡胶皮圈22连接,橡胶皮圈22与透析池28上端相匹配,透析池28内上端设有第一隔板17,第一隔板17下方设有限位卡15,透析池28内中端设有第二隔板23,第二隔板23下方设有另一限位卡15,透析池28内下端设有第三隔板24,第三隔板24下方设有另一限位卡15,透析池28底部设置排水口7,排水口7设有阀门8控制排水,涡旋叶片6位于透析池28内底层,透析池28底座外部安装电机10。且透析池28下端设置支撑立柱16和底座9,底座9设有控制开关26。
[0024]透析池28可由医用不锈钢制成,透明盖1采用耐高温的高硼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热水的加注量和透析情况。
[0025]如图3所示,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中间为隔板网18,两端设有通孔19。第一隔板17通过螺纹21固定在透析池内壁14上端限位卡15,可以确保透析袋完全没入水(或缓冲液中)。第二隔板23通过螺纹20固定在透析池内壁14中部限位卡15,可以区分不同透析样品,第三隔板24通过螺纹20固定在透析池内壁14下端限位卡15可以确保透析袋与涡旋叶片6不接触。
[0026]涡旋叶片6通过转轴12与电机10连接形成转动结构,且设置两组涡旋叶片6,可以均匀搅拌水(或缓冲液),电机10通过电机固定螺栓11固定在透析池28底端。
[0027]支撑立柱16与底座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支撑立柱16关于底座9的上表面中心对称设置4组,使装置离地,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透析过程干净。
[0028]水浴加热夹套外壁3设有隔热板25,且隔热板25为锥台形结构,防止操作过程中,人员烫伤。
[0029]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透明盖1,将第三隔板24通过螺纹20固定在透析池28下端限位卡15,将透析样品放置在第三隔板24上,防止样品与涡旋叶6接触,然后将第二隔板23通过螺纹20固定在透析池28中部限位卡15,将不同种透析样品放置在第二隔板上23,然后将第一隔板17通过螺纹20固定在透析池28上端限位卡15,然后将阀门8关闭,向透析池28中注水(或缓冲液),液面需没过第一隔板17,确保透析样品完全浸入水(或缓冲液)中,盖上透明盖1,通过透明盖1下端橡胶皮圈22确保透明盖1与透析池28密封,将温度计27通过透明盖1上温度计插孔2插入透析池内,实时观察透析温度。打开控制开关26,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搅拌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池、透明盖、隔板、水浴加热夹套、涡旋叶片、电机和基座,透析池外表面安装水浴加热夹套,所述水浴加热夹套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下端设有循环水入口;所述透明盖上留有温度计插孔可插入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圆形开口固定并延伸至透析池内部,所述透明盖下方连接橡胶皮圈,所述透析池内上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下方设有隔板限位卡,所述透析池内中端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设有隔板限位卡,所述透析池内下端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下方设有隔板限位卡,所述透析池底部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有阀门,所述涡旋叶片位于透析池内底层,所述透析池底座外部安装电机,且底座下端设置支撑立柱和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朱俊龙,文超婷,汪丹,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