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其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正下方增设了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面左右两端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进行滑动支撑;且固定块的顶面前端通过第三弹性支撑件对第一支撑杆的底面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其增设了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且不会影响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开合。载板的开合。载板的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222002235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壳1,支撑壳1正上方设有用于支撑立式车床工作台第一承载板14和第二承载板15,第一承载板14位于第二承载板15左侧;支撑壳1内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2,支撑壳1内部在一对固定座2之间设有固定块7,支撑壳1内部在固定块7两侧还分别设有活动座6;
[0003]一对活动座6分别通过液压油缸8和第一弹性支撑件100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支撑;液压油缸8的底端与活动座6连接;第一弹性支撑件100包括:底端与液压油缸8顶端连接的竖置支撑柱9,在支撑柱9顶端开设的滑槽10,安装在滑槽10中的连接弹簧11,以及插入滑槽10中且底端由连接弹簧11支撑的连接柱12;第一弹性支撑件100主要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垂直方向的减震;
[0004]一对固定座2分别通过第二弹性支撑件200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支撑;第二弹性支撑件200包括:斜置活动柱16,将活动柱16底端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的下铰接座201,在活动柱16顶端开设的限位槽17,安装在限位槽17中的伸缩弹簧18,插入限位槽17中且底端由伸缩弹簧18支撑的滑杆19,以及将滑杆19顶端与第一承载板14或第二承载板15转动连接的上铰接座202;下铰接座201设有与活动柱16底端铰接的销钉,下铰接座201的销钉沿前后方向设置,活动柱16可围绕下铰接座201的销钉由左向右转动或由右往左转动;上铰接座202设有与滑杆19顶端铰接的销钉,上铰接座202的销钉沿前后方向设置,滑杆19可围绕上铰接座202的销钉由左向右转动或由右往左转动;第二弹性支撑件200主要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左右方向的减震。
[0005]该专利虽然可以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垂直方向减震和左右方向减震,但该专利缺少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前后方向减震的弹性支撑件,故有必要增设弹性支撑件来对第一承载板14、第二承载板15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壳,支撑壳正上方设有用于支撑立式车床工作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位于第二承载板左侧;支撑壳内部设有固定块;
[0007]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正下方设有平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杆的顶面左端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杆的顶面右端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承载板的底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块置入第一滑槽中并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第一承载板的底面前端由第一支撑块支撑;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支撑块置入第二
滑槽中并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由第二支撑块支撑;
[0008]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前端通过第三弹性支撑件对第一支撑杆的底面进行支撑;第三弹性支撑件包括:斜置活动柱,将活动柱底端与固定块顶面前端转动连接的下铰接座,在活动柱顶端开设的限位槽,安装在限位槽中的伸缩弹簧,插入限位槽中且底端由伸缩弹簧支撑的滑杆,以及将滑杆顶端与第一支撑杆底面转动连接的上铰接座;下铰接座设有与活动柱底端铰接的销钉,下铰接座的销钉沿左右方向设置,活动柱可围绕下铰接座的销钉由前向后转动或由后往前转动;上铰接座设有与滑杆顶端铰接的销钉,上铰接座的销钉沿左右方向设置,滑杆可围绕上铰接座的销钉由前向后转动或由后往前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为通槽。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为通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对称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后端正下方设有平置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支撑杆的顶面左端设有第三支撑块,第二支撑杆的顶面右端设有第四支撑块;第一承载板的底面后端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三支撑块置入第三滑槽中并与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第一承载板的底面后端由第三支撑块支撑;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后端开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第四支撑块置入第四滑槽中并与第四滑槽滑动配合;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后端由第四支撑块支撑;
[0014]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后端通过第四弹性支撑件对第二支撑杆的底面进行支撑;第四弹性支撑件包括:斜置活动柱,将活动柱底端与固定块顶面后端转动连接的下铰接座,在活动柱顶端开设的限位槽,安装在限位槽中的伸缩弹簧,插入限位槽中且底端由伸缩弹簧支撑的滑杆,以及将滑杆顶端与第二支撑杆底面转动连接的上铰接座;下铰接座设有与活动柱底端铰接的销钉,下铰接座的销钉沿左右方向设置,活动柱可围绕下铰接座的销钉由前向后转动或由后往前转动;上铰接座设有与滑杆顶端铰接的销钉,上铰接座的销钉沿左右方向设置,滑杆可围绕上铰接座的销钉由前向后转动或由后往前转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三滑槽为通槽。
[0016]优选的,所述第四滑槽为通槽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对称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块与第四支撑块对称设置。
[0019]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0]提供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其增设了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且不会影响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开合。
[0021]固定块的顶面前端通过第三弹性支撑件对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进而通过第一支撑杆顶面左右两端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进行滑动支撑;第三弹性支撑件主要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前端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且第一支撑杆顶面左右两端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分别与第一承载板底面前端的第一滑槽、第二承载板底面前端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第三弹性支撑件和第一支撑杆不会影响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开合(即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相互靠近或相背远离);
[0022]固定块的顶面后端通过第四弹性支撑件对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进而通过第二支
撑杆顶面左右两端的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后端进行滑动支撑;第四弹性支撑件主要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后端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且第二支撑杆顶面左右两端的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分别与第一承载板底面后端的第三滑槽、第二承载板底面后端的第四滑槽滑动配合;第四弹性支撑件和第二支撑杆不会影响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开合(即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相互靠近或相背远离)。
[0023]本技术是对申请号为202220022355.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进行局部改进,主要是增设了对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壳,支撑壳正上方设有用于支撑立式车床工作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位于第二承载板左侧;支撑壳内部设有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正下方设有平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杆的顶面左端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杆的顶面右端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承载板的底面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块置入第一滑槽中并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第二承载板的底面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支撑块置入第二滑槽中并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前端通过第三弹性支撑件对第一支撑杆的底面进行支撑;第三弹性支撑件包括:斜置活动柱,将活动柱底端与固定块顶面前端转动连接的下铰接座,在活动柱顶端开设的限位槽,安装在限位槽中的伸缩弹簧,插入限位槽中且底端由伸缩弹簧支撑的滑杆,以及将滑杆顶端与第一支撑杆底面转动连接的上铰接座;下铰接座设有与活动柱底端铰接的销钉,下铰接座的销钉沿左右方向设置;上铰接座设有与滑杆顶端铰接的销钉,上铰接座的销钉沿左右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为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车床用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必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