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53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侧端安装有电连座,所述电连座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网杆,所述接触网杆的上端一侧安装有电控气缸,所述电控气缸的侧端通过伸缩连杆伸缩连接有弧形采集板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通过接触网杆与电连座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通过弧形采集板和接收器的设置,实现信号更好的收集目的。实现信号更好的收集目的。实现信号更好的收集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铁RFID
,具体为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触网设备的巡检运维靠人工和轨道巡检车进行信息采集,现场进行设备检验和维护,作业数据不方便维护和查找,容易存在漏检;并且现在的铁路运维不断朝着信息化、自动化、大数据的方向发展,其巡检运维装置要具有标识编号、移动扫描、漏检提醒、准确定位、作业数据全生命周期查询与自动上传等功能,以适应铁路运维的需求,铁路上接触网杆体上物理标签有很多规格和种类,按照铁路标准要求安装,但都没有形成电子化信息,都需要人眼辨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标签是信息化的源头,电子标签已经成为铁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003]由于接触网是为高铁机车提供电的输电线路,接触网一旦停电,将会影响到机车的运行安全,那么对接触网设备的巡检运维是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接触网设备要定期巡检,防患于未然,对于故障设备,要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点,方便维护。由于铁路线长,接触网设备种类和数量多,靠人工巡检,很容易漏检,重复检等问题,巡检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目前对接触网设备做标记编码,方便巡检运维定位,有通过支柱号码作为编码的,有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的,但由于风吹日晒雨淋自然环境影响,号码牌和二维码等很容易损坏,铁路标识牌种类多,材质、规格、形状、以及安装方式各不相同,不方便维护和定位,不具备信息化的功能,同时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利于信号接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侧端安装有电连座,所述电连座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网杆,所述接触网杆的上端一侧安装有电控气缸,所述电控气缸的侧端通过伸缩连杆伸缩连接有弧形采集板和接收器。
[0006]具体的,所述接收器通过接触网杆与电连座电性连通。
[0007]具体的,还包括RFID电子标签、读卡器、手持机和巡检运维系统,所述RFID电子标签为接触网设备的标识,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接触网杆上;
[0008]所述读卡器安装在轨道巡检车上;
[0009]所述巡检运维系统包含一杆一档管理模块、设备信息管理模块、巡检运维管理模块和车载巡检管理模块。
[0010]具体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内设置有存储区,且存储区预置GPS位置信息。
[0011]具体的,所述手持机内安装有用于RFID识别的APP。
[0012]具体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通过背胶粘贴于反光膜的背面,且RFID电子标签的安装方式包括卡片式粘贴和一体化卡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一、通过安装弧形采集板,弧形采集板可进行信号的聚拢,将信号更清晰的进行传递,且电控气缸通过伸缩连杆可改变弧形采集板、接收器的位置,实现间距调节的目的,接触网杆、电连座电性连通,可进行供电工作,电连座设在轨道板的下端,轨道板实现列车的传输支撑,接收器可进行信号的接收工作。
[0015]二、采用电子标签RFID和标识牌结合的形式,可作为信息收集的源头,标识铁路物联网信息,支持信息查询、运维记录和定位信息,RFID标签不限于和号码牌结合,比如与高压危险、分合标志牌结合,安装方式采用卡片式粘贴或一体化卡子;采用无源RFID电子标签,寿命长,可远距离不停车识读,并且存储容量大,可存储一定的设备信息和位置信息,方便查询和定位;同时RFID电子标签作为信息化的系统的标识,能够从软件上,实现编码号与支柱号的关联,与设备信息的关联,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信息进行追溯查询,大数据分析,指导设备的巡检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系统原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系统原理图。
[0019]图中:1

弧形采集板;2

接收器;3

电控气缸;4

伸缩连杆;5

接触网杆;6

电连座;7

轨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包括轨道板7,轨道板7的侧端安装有电连座6,电连座6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网杆5,接触网杆5的上端一侧安装有电控气缸3,电控气缸3的侧端通过伸缩连杆4伸缩连接有弧形采集板1和接收器2。
[0022]接收器2通过接触网杆5与电连座6电性连通。
[0023]整体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读卡器、手持机和巡检运维系统;RFID电子标签采用UHF超高频段,具有抗金属性,识读距离远,存储容量大,高分子防腐外壳,寿命长,厚度为4mm,表面贴反光膜,为了防止金属遮挡的干扰,能够进行远距离识读,标签的匹配天线设计,带有20
°
角度设计,和号牌一体化设计,将号牌电子化,并将多标识牌信息都集中在单个电子标签系统中,方便查询和维护,线极化天线设计,支持160km/h速度识读,安装方式采用粘贴式,标签重量不超过50g,外壳材质为高分子耐老化材质,RFID电子标签为接触网设备的标识,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接触网杆上,与接触网杆相关的设备,作为关联设备与该RFID
电子标签关联,一个RFID电子标签绑定一个杆号,作为铁路一杆一档的标识,同时该标识还代表与该杆关联的附属设备,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可查询到关联的各个设备的信息;读卡器安装在轨道巡检车上,轨道巡检车在巡检过程中,会扫描杆体上的RFID标签,轨道车与杆体的距离在5米以上,车速在160km/h以下,车在运行过程中会自动扫描到杆体上的RFID标签,扫描到接触网杆上的RFID标签,查询出相关关联设备的信息,RFID电子标签内设置有存储区,且存储区预置GPS位置信息,识读并辅助轨道巡检车定位,当检测到设备有故障时可进行位置记录,利用GPS实现地图设备分布图,可视化处理;人工通过手持机读取RFID编号,对设备进行巡检和运维,手持机读取RFID编号,查询关联设备信息、维护记录和使用寿命,读有故障的设备快速记录和提交工单,对未检的设备提醒显示,可避免漏检,重复检;RFID电子标签对关联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存储关联和查询,对现场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快速查询说明书和电路图相关文件,便于指导故障排除;手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用RFID接触网设备运维装置,包括轨道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7)的侧端安装有电连座(6),所述电连座(6)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网杆(5),所述接触网杆(5)的上端一侧安装有电控气缸(3),所述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耀周敏李波何常红王国梁古晓东魏建忠韩凌青侯东光许鸿谦张妍君吴绍华李珉璇郑明谢招贤侯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