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49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涉及湿法脱硫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桶,搅拌桶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搅拌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进料管,进料管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搅拌桶和顶盖的内侧安装有一搅拌机构,支撑台的顶部还安装有一定量加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形齿轮、第二搅拌杆和搅拌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能够对加入至搅拌桶内部的药物原料进行搅拌的更加优异,且通过液位传感器、第二电磁阀和定量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能够对吸收塔内部喷洒一定量药物,既完成脱硫效果,有能够节省资源。有能够节省资源。有能够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湿法脱硫
,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湿法脱硫,特点是脱硫系统位于烟道的末端、除尘器之后,脱硫过程的反应温度低于露点,所以脱硫后的烟气需要再加热才能排出。由于是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适合大型燃煤电站的烟气脱硫。大型燃煤电站烟气成分稳定且大型设备设计完善、脱硫效果稳定,但不同批次脱硫剂需要调整用量及微调配方,使得更换不同批次脱硫剂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脱硫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湿法脱硫设备主要集中研发方向为脱硫工艺本身,如喷淋效果、气液反应是否混合均匀、反应是否充分等。类似公开专利有一种环保节能型湿法除硫塔、申请号CN202022713558.8;一种适用于湿法除硫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设备、申请号CN202111414257.8。但上述专利及现有技术中针对加药混合是否均匀、多批次试剂添加混合是否便捷、调配是否合理鲜有记载。无法使得药剂发挥最大功效,药剂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3]此外,中小型的湿法脱硫设备,多采用单独定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桶(2),所述搅拌桶(2)的顶部安装有顶盖(3),所述搅拌桶(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所述搅拌桶(2)和所述顶盖(3)的内侧安装有一搅拌机构,多个进料管(4)通入药剂原料,并通过搅拌机构混合均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量加药机构,定量加药机构与搅拌桶(2)连通,所述定量加药机构包括定量桶(20)、送料管(21)、第二电磁阀(22)、输送管(23)和一水位检测件;所述定量桶(20)也安装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所述定量桶(20)与所述搅拌桶(2)通过送料管(21)连接,所述送料管(21)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2),所述定量桶(20)一侧的底部固定有输送管(23),所述定量桶(20)的内部安装有水位检测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7)、齿轮和搅拌杆,电机(7)带动齿轮和搅拌杆联动运动,对搅拌桶(2)内药液进行搅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烧煤后湿法脱硫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支撑板(6)、电机(7)、环形齿轮(8)、环形齿牙(9)、第一齿轮(10)、第一搅拌杆(11)、第二齿轮(12)、第二搅拌杆(13)、第三齿轮(14)、第三搅拌杆(15)、第四齿轮(16)、第四搅拌杆(17)和搅拌叶(18);所述搅拌桶(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顶盖(3)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一侧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板(6)固定有环形齿轮(8),且所述环形齿轮(8)与所述支撑板(6)转动连接,所述环形齿轮(8)一侧的上半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搅拌杆(11),且所述第一搅拌杆(11)的底部穿过所述搅拌桶(2)并延伸至所述搅拌桶(2)的内侧;所述环形齿轮(8)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还焊接有一圈环形齿牙(9),所述环形齿牙(9)一侧的上半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搅拌杆(13),所述第二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华笙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