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下颌支架
[0001]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04月0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0687812.3、专利技术名称为“麻醉托下颌支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托下颌支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3]门诊、短小手术、镇静、全身麻醉诱导期、全身麻醉拔管期,及非插管全麻等患者处于浅麻醉状态下,为保证呼吸道通畅,麻醉医生通常需要操作者用双手或单手托起患者下颌,开放呼吸道,同时将面罩紧压于患者面部,使之与麻醉机或呼吸机之间建立密闭呼吸回路。但由于面罩通气时间通常较长,如出现实施人员经验不足,患者属于困难气道或是需要延长面罩通气时间等情况时,即使是双手实施面罩通气也很难长时间维持,并且面罩加压供氧占据了麻醉医生的双手,麻醉医生就无法同时完成记录、用药等其他工作,给临床工作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目前麻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了一种托下颌支架,可托住患者下颌,替代医护人员的双手。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下颌支架,包括:第一杆体;升降部,其上设有能够托起患者下颌的托部;所述升降部与第一杆体可移动地连接,以控制托部和第一杆体第一端之间的第一长度;第二杆体,其上设有能够沿第二杆体移动的滑座;滑座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内设有与第一杆体第一端连接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连接座内,能够在连接座内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杆体能够向多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下颌支架,其中,连接件和连接座选择以下方案中的一种:第一方案:所述连接件为球头;所述连接座为球头座,其内开设大致为球形的第一空腔;所述球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空腔中,能够在第一空腔中多方向转动;第二方案:所述连接座内开设圆柱形的第二空腔,连接件为圆柱体且位于第二空腔中;连接件第一端位于第二空腔外,其上设有第三旋转轴;第一杆体第一端与第三旋转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下颌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杆体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第二杆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与第二杆体大致垂直的插板。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托下颌支架,其中,所述升降部为套设于第一杆体上的套筒,该套筒与第一杆体活动连接,以调节第一杆体第一端至托部的第一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下颌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杆体沿第一移动方向设有多个平行的第一凹槽;所述套筒上开设第一孔和第一容纳槽;套筒上可旋转地设置有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的第一部与第一孔对应,第一调节板第一部上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位于第一孔中且能够与第一凹槽卡合;第一调节板的第二部与第一容纳槽对应,第一容纳槽中设有第一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下颌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卡扣设有朝向托部的第一倾斜面,能够与第一凹槽接触;和/或,所述各个第一凹槽设置有朝向连接件的第二倾斜面,能够与第一卡扣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