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盒安装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44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安装组件和空调器。该电控盒安装组件包括:电控盒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底面限位部;空调器底座,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安装部与所述底面限位部相配合;弹性限位部,设于所述空调器底座,所述弹性限位部具有对所述电控盒本体进行限位的第一状态以及使得电控盒本体可沿其装入方向移动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电控盒与空调器底座装配难度高且拆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拆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拆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盒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控盒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控盒与空调器底座的装配主要是以电控盒与底座设错位卡扣防止电控盒上下窜动的方式,此设计存在限位卡扣错位、断裂导致出现零件脱落的风险。此外,此设计在安装过程中较为费力,且安装之后拆卸较为困难,易变形损坏,从而增加了拆装难度,降低了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电控盒与空调器底座装配难度高且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控盒安装组件。该电控盒安装组件包括:电控盒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底面限位部;空调器底座,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安装部与所述底面限位部相配合;弹性限位部,设于所述空调器底座,所述弹性限位部具有对所述电控盒本体进行限位的第一状态以及使得电控盒本体可沿其装入方向移动的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电控盒本体与所述空调器底座配合安装时,所述弹性限位部受到所述电控盒本体的挤压产生弹性形变,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以使所述底面限位部装入所述限位安装部;当所述电控盒本体与所述空调器底座装配到位时,所述弹性限位件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以防止所述电控盒本体沿其装入方向的反方向从所述空调器底座上脱出。
[000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空调器底座上设置弹性限位部,在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配合安装时,能够在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相配合对电控盒本体进行上下限位和前后限位的基础之上,利用弹性限位部的弹性形变,实现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之间的快速装配与快速拆卸,装配与拆卸方式简单,操作起来省时省力,从而能够提高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之间的拆装效率。此外还能够减少因限位卡扣错位、断裂而导致的零部件脱落的风险。具体的,在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配合安装的过程中,弹性限位部受到电控盒本体底部向下的挤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此时弹性限位部处于能够使得电控盒本体沿着电控盒本体装入方向移动的第二状态。当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装配到位时,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相配合,此时弹性限位部不再受到电控盒本体底部向下的挤压力,弹性限位部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从第二状态切换为能够对电控盒本体进行限位的第一状态,以防止电控盒本体沿着其装入的反方向从空调器底座上脱出。
[000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弹性变形件,沿所述电控盒本体的装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底座上,所述弹性变形件包括底座连接端与悬空端,所述弹性变形件通过所述底座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底座上;限位回弹件,连接所述悬空端;其中,当所述弹性限位部受到所述电控盒本体的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弹性变形件受到所述电控盒本体的挤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回弹件向下运动,失去对所述电控盒本体的限位作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弹性限位部设置成弹性变形件与限位回弹件的形式,设置弹性变形件包括底座连接端与悬空端,使得弹性连接件能够通过底座连接端固定设置在空调器底座上。由于限位回弹件与悬空端连接,因此当弹性变形件受到电控盒本体底部的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时,悬空端会带动与其连接的限位回弹件向下运动,直至电控盒本体装配到位,电控盒本体作用在弹性变形件底部的挤压力消失,弹性变形件的回弹力会带动与悬空端连接的限位回弹件向上运动,此时限位回弹件能够阻挡电控盒本体沿着其装入的反方向从空调器底座上脱出,实现弹性限位部对电控盒本体的限位功能。由于当电控盒本体装配到位,即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装配到位时,弹性变形件会受到回弹力的作用恢复原状,由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因此可根据弹性变形件所处的状态准确地判断出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是否装配到位。具体的,当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未装配到位时,弹性变形件受到电控盒本体底部向下的挤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此时弹性变形件处于第二状态不具有限位功能;当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装配到位时,弹性变形件受到回弹力的作用恢复原状,此时弹性变形件处于第一状态对电控盒本体进行限位。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空端与所述限位回弹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圆角。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悬空端与限位回弹件的连接处设置导向圆角,能够减小悬空端和限位回弹件的连接处与电控盒本体底部之间的摩擦力,引导电控盒本体从弹性变形件的上方滑至限位回弹件远离弹性变形件的一侧,降低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之间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限位部还包括:底面支撑部,连接在所述限位回弹件远离所述弹性变形件的一侧,用于支撑所述电控盒本体的底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弹性回弹件远离弹性变形件的一侧设置底面支撑部,能够通过底面支撑部对电控盒本体的底部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提高限位安装部与底面限位部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所述弹性变形件,所述弹性限位部还包括:拆卸按压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变形件之间,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变形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弹性限位部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弹性变形件,并且在相邻两个弹性变形件之间设置按压拆卸件,能够将弹性限位部设置成多个工字型的结构,从而能够在节省弹性限位部的材料成本的同时,保证弹性限位部的强度,避免弹性限位部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问题。当需要拆卸电控盒本体时,可通过向下按压拆卸按压件的方式,使得弹性变形件和限位回弹件向下变形失去限位功能,此时能够沿着电控盒本体装入方向的反方向将电控盒本体从空调器底座上拆出。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卸按压件连接在所述弹性变形件靠近所述限位回弹件的一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拆卸按压件连接在弹性变形部靠近限位回弹件的一侧,能够增大拆卸按压件与底座连接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
够增大力臂,向下按压拆卸按压件时能够更加省力,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拆卸按压件上时,所述弹性限位件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失去对所述电控盒本体的限位作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当外力作用于拆卸按压件上时,拆卸按压件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弹性变形件与限位回弹件向下运动,弹性限位件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限位回弹件对电控盒本体的限位作用解除。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面限位部卡扣连接所述限位安装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底面限位部与限位安装部卡扣连接,能够实现电控盒本体与空调器底座之间的免工具安装,安装拆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盒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安装组件(400)包括:电控盒本体(200),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底面限位部(210);空调器底座(300),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安装部(310),所述限位安装部(310)与所述底面限位部(210)相配合;弹性限位部(100),设于所述空调器底座(300),所述弹性限位部(100)具有对所述电控盒本体(200)进行限位的第一状态以及电控盒本体(200)可沿其装入方向移动的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电控盒本体(200)与所述空调器底座(300)配合安装时,所述弹性限位部(100)受到所述电控盒本体(200)的挤压产生弹性形变,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以使所述底面限位部(210)装入所述限位安装部(310);当所述电控盒本体(200)与所述空调器底座(300)装配到位时,所述弹性限位部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以防止所述电控盒本体(200)沿其装入方向的反方向从所述空调器底座(300)上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100)包括:弹性变形件(10),沿所述电控盒本体(200)的装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底座(300)上,所述弹性变形件(10)包括底座连接端(11)与悬空端(12),所述弹性变形件(10)通过所述底座连接端(11)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底座(300)上;限位回弹件(20),连接所述悬空端(12);其中,当所述弹性限位部(100)受到所述电控盒本体(200)的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弹性变形件(10)受到所述电控盒本体(200)的挤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珊珊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