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37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伤口缝合器,涉及外科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伤口缝合器穿刺效率低和缝合时间长的问题。该申请的伤口缝合器,包括导轨装置、滑块、缝合针和持针器;导轨装置包括左导轨和右导轨,左导轨与右导轨铰接,左导轨和右导轨构成圆环状结构;左导轨和右导轨均设置有滑槽,滑槽沿左导轨或右导轨的延伸方向布置;每个滑槽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持针器,持针器上夹持有多个缝合针,缝合针与滑槽的弧度一致;左导轨的远离铰接处的端部为第一夹持端,右导轨的远离铰接处的端部为第二夹持端,且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临床伤口的两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伤口缝合器能够进行一次性多针缝合,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操作便利。操作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缝合器


[0001]本申请涉及外科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伤口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体构造中,皮肤组织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感觉压力等功能,皮肤组织覆盖全身,使得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它是人体内部与外部最基本及最重要的屏障结构。在生活中,人体的皮肤组织难免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伤口,如被尖锐物体划破或者由于医疗手术的需要将皮肤组织割破等。目前,针对皮肤组织线性伤口处理通常采用医用胶带或者通过针线缝合的方式。
[0003]现有的伤口处理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处理伤口的目的。但是,医用胶带无法处理较深伤口且止血效果差。现有的缝合手术都是单针操作,在创口两端依次穿刺,穿线效率较低,且穿刺效果不稳定,即使是微小的误差,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如果较长时间没有让患者的伤口得到缝合,皮肤组织容易出现炎症反应,造成伤口感染,很可能会留下疤痕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伤口缝合器,解决现有技术中伤口缝合器存在穿刺效率低和缝合时间长的问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装置(300)、滑块(400)、缝合针(200)和持针器(100);所述导轨装置(300)包括左导轨(310)和右导轨(320),所述左导轨(310)与所述右导轨(320)铰接,所述左导轨(310)和所述右导轨(320)构成圆环状结构;所述左导轨(310)和所述右导轨(320)均设置有滑槽(360),所述滑槽(360)沿所述左导轨(310)或所述右导轨(320)的延伸方向布置;每个所述滑槽(360)设置有所述滑块(400),所述滑块(400)上设置有所述持针器(100),所述持针器(100)上夹持有多个所述缝合针(200),所述缝合针(200)与所述滑槽(360)的弧度一致;所述左导轨(310)的远离所述铰接处的端部为第一夹持端(311),所述右导轨(320)的远离所述铰接处的端部为第二夹持端(321),所述第一夹持端(311)和所述第二夹持端(321)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临床伤口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导轨(320)和所述左导轨(31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朝着同一方向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60)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导轨(310)和所述右导轨(320)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器(100)包括上手柄(110)、下手柄(120)、上钳嘴(130)和下钳嘴(140);所述上手柄(110)与所述下钳嘴(140)固定连接,所述下手柄(12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少杰张雨薇牛林张翼飞邹蕊刘劲洋孙雪飞卢凯梅钰坤崔少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