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35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2
本申请涉及地下水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体取样装置,包括:气泵,包括泵头、壳体、气囊及隔板,壳体具有空腔,气囊及隔板均设置于空腔内,且隔板沿空腔延伸方向活动设置,并与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泵头与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一端伸入空腔内与气囊远离隔板的一端固定连通,另一端伸出于空腔外并设置有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以及气缸,气缸伸入空腔内与隔板固定连接。通过将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分别外接进水管及出水管,仅将进水管潜入地下水水体中,再驱动活塞往复运动,即可以进行水体取样,由于气泵及气缸均不需要潜入地下水水体内,避免了对水体造成污染或扰动,有效保障了水体样本的代表性。了水体样本的代表性。了水体样本的代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体取样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地下水检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体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其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等优点,是目前农业灌溉、工矿挖掘和城市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的自然现象发生,因此,在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是否能够准确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是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信息评估的重要部分。
[0003]但是,目前常用的各类地下水取样装置,多数都是通过将泵体结构(如气囊泵)潜入地下水中进行水体取样,在此取样过程中,泵体结构潜入地下水一方面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会对水体形成较大扰动,进而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取样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常用的各类地下水取样装置,多数都是通过将泵体结构潜入地下水中进行取样,导致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以及对水体形成扰动,影响样本的代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体取样装置,包括:
[0006]气泵,包括泵头、壳体、气囊及隔板,壳体具有沿线性方向延伸的空腔,气囊及隔板均设置于空腔内,且隔板沿空腔延伸方向活动设置,并与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泵头与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一端伸入空腔内与气囊远离隔板的一端固定连通,另一端伸出于空腔外并设置有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
[0007]气缸,包括缸体及活塞,缸体与壳体远离泵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沿空腔延伸方向活动连接于缸体上,并伸入空腔内与隔板固定连接;以及
[0008]进水管及出水管,进水管及出水管分别连通于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上。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隔板沿空腔延伸方向将空腔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气囊位于第一腔室内,活塞位于第二腔室内,壳体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换气口,缸体设置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换气口,以配合实现活塞往复运动。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隔板包括隔板主体、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连接件,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均活动设置于隔板主体背向于气囊的一面,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上,且当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相对隔板主体活动时,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相对靠近直至固定气囊,或相对分离直至解锁气囊,并当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固定气囊时,沿空腔延伸方向,第一活动板的部分边缘及第二活动板的部分边缘均伸出于隔板主体之外,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分别被限制于第一活动板伸出于隔板主体的边缘以内,以及第二活动板伸出于隔板主体的边缘以内,使得隔板主体、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配合形成适配于空腔截面的形状,以
沿空腔延伸方向活动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连接件设置于隔板主体背向于气囊的一面,活塞远离缸体的一端与连接件螺纹连接固定。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均为半圆弧形,并呈镜像设置于隔板主体背向气囊的一面,第一活动板的直线边缘与第二活动板的直线边缘相互正对设置,并分别转动连接于隔板主体上,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板的弧线边缘朝向气囊的一面及第二活动板的弧线边缘朝向气囊的一面,并当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固定气囊时,沿空腔延伸方向,第一活动板的弧线边缘及第二活动板的弧线边缘分别伸出于隔板主体外,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分别被限制于第一活动板的弧线边缘以内及第二活动板的弧线边缘以内,使得隔板主体、第一活动板及第二活动板沿空腔延伸方向配合形成适配于空腔截面的圆形。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沿空腔延伸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具有连通第一腔室的第一开口及连通第二腔室的第二开口,泵头螺纹连接于第一开口处并封闭第一开口,缸体螺纹连接于第二开口处并封闭第二开口。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气泵还包括宝塔接头、密封圈及卡箍,泵头通过宝塔接头伸入连通气囊远离隔板的一端,密封圈环设于宝塔接头与气囊的连接端之间,卡箍环设于气囊与宝塔接头的连接端外周上。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及出水管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且进水管的管径大于出水管的管径。
[0015]本申请提供的水体取样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水体取样装置包括气泵及气缸,其中,气泵包括泵头、壳体、气囊及隔板,气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气囊及隔板均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且隔板与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泵头及缸体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的相对两端,且泵头及活塞均伸入空腔内分别与气囊远离隔板的一端及隔板固定连接,使得活塞相对缸体线性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带动隔板在壳体的空腔内往复运动,进而交替拉伸、压缩气囊,泵头伸出于壳体空腔外的一端还设置有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如此,通过将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分别外接进水管及出水管,仅将进水管潜入地下水中,再驱动活塞往复运动,即可以将水体经由进水管及单向进水阀泵入气囊内,再经由单向出水阀及出水管泵出至适应的取样容器内,可以看出,以上地下水取样过程中,气泵及气缸均不需要潜入地下水内,避免了对水体造成污染或扰动,有效保障了水体样本的代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水体取样装置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水体取样装置中隔板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水体取样装置中隔板处于固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隔板另一视角(朝向于气囊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所示隔板另一视角(朝向于活塞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3]10、水体取样装置;100、气泵;110、泵头;111、单向进水阀;112、单向出水阀;120、壳体;121、空腔;122、第一腔室;123、第二腔室;125、第一换气口;126、第一开口;127、第二开口;130、气囊;140、隔板;141、隔板主体;142、第一活动板;143、第二活动板;144、第一夹持件;145、第二夹持件;146、连接件;200、气缸;210、缸体;215、第二换气口;220、活塞;300、进水管;400、出水管;500、配重块;600、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5]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包括泵头、壳体、气囊及隔板,所述壳体具有沿线性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气囊及所述隔板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隔板沿所述空腔延伸方向活动设置,并与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泵头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内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连通,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空腔外并设置有单向进水阀及单向出水阀;气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所述缸体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泵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沿所述空腔延伸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缸体上,并伸入所述空腔内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以及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连通于所述单向进水阀及所述单向出水阀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所述空腔延伸方向将所述空腔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气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换气口,所述缸体设置有与所述缸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换气口,以配合实现所述活塞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隔板主体、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活动板及所述第二活动板均活动设置于所述隔板主体背向于所述气囊的一面,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及所述第二活动板上,且当所述第一活动板及所述第二活动板相对所述隔板主体活动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靠近直至固定所述气囊,或相对分离直至解锁所述气囊,并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所述气囊时,沿所述空腔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部分边缘及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部分边缘均伸出于所述隔板主体之外,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被限制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伸出于所述隔板主体的边缘以内,以及所述第二活动板伸出于所述隔板主体的边缘以内,使得所述隔板主体、所述第一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广王宏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