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22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涉及船舶技术领域,该游艇包括船体和设置在其上端的驾驶室,所述船体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尾部通过尾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尾板之间构成了便于行走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尾板表面都设有防止打滑的防滑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尾板上端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船体外侧设有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下滑动的导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针对现有游艇的不足进行设计,在游艇外侧设计了升降平台,可以切换其状态,使得游艇具有行走区域和临水区域,便于戏水和救援。便于戏水和救援。便于戏水和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是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

技术介绍

[0002]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在发达国家,游艇像轿车一样多为私人拥有。而在发展中国家,游艇多作为公园、旅游景点的经营项目供人们消费。
[0003]现有游艇的结构多为单一,在船身外侧设置行走通道,这种游艇结构不便于后期的游泳,游泳需要借助梯子进行攀爬,非常不方便,无法满足多人戏水要求,也不利于应急救援作业。
[0004]基于此,现在提供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可以消除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包括船体和设置在其上端的驾驶室,所述船体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尾部通过尾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尾板之间构成了便于行走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尾板表面都设有防止打滑的防滑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尾板上端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船体外侧设有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下滑动的导向件,所述尾板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件,所述船体外侧还设有限制尾板高度的限位件。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0009]在可选方案中: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在第二侧板或尾板或第一侧板上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中都滑动设有一个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导杆上下两端分别与船体外侧的侧块固定连接。
[0010]在可选方案中: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尾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端外侧的护栏,多个护栏上端通过扶手杆连接。
[0011]在可选方案中:所述扶手杆和护栏外侧都包裹橡胶层。
[0012]在可选方案中:在尾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
[0013]在可选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船体尾部的两组伸缩孔,上侧的伸缩孔中滑动设有一个第二托块,下侧的伸缩孔中滑动设有一个第一托块,所述第一托块和第二托块分别连接用于带动其伸缩的伸缩推杆。
[0014]在可选方案中:所述升降件包括设置在船体尾部中间位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安装有一个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缠绕端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下端与尾板上端面连接。
[0015]在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朝向船体尾部延伸的跳板,所述支撑柱表面
安装有便于攀爬的爬梯,所述跳板末端投影落在升降平台外侧。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通过针对现有游艇的不足进行设计,在游艇外侧设计了升降平台,可以切换其状态,使得游艇具有行走区域和临水区域,便于戏水和救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状态切换后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注释:船体11、驾驶室12、爬梯13、支撑柱14、跳板15、卷扬机16、第一侧板17、尾板18、牵引绳19、第一托块20、第二侧板21、护栏22、防滑层23、升降导杆24、第二托块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3所示,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包括船体11和设置在其上端的驾驶室12,所述驾驶室12用于提供驾驶区域、住宿区域,所述船体1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所述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尾部通过尾板18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21和尾板18之间构成了便于行走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以及尾板18表面都设有防止打滑的防滑层23,所述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以及尾板18上端外侧设有防护结构,避免在正常使用时人员掉落水中,所述船体11外侧设有便于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上下滑动的导向件,所述尾板18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件,所述船体11外侧还设有限制尾板18高度的限位件,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升降件带动第一侧板17和尾板18以及第二侧板21高度的调节,当其处于上端时,此时的游艇与正常游艇一样,当需要戏水或者救援时,通过升降件讲过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以及尾板18的高度降低,使得其与水面靠近,这样就方便登陆船体;
[0024]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在第二侧板21或尾板18或第一侧板17上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中都滑动设有一个升降导杆24,所述升降导杆24上下两端分别与船体11外侧的侧块固定连接,这样升降平台上下移动时,升降导杆24可以为其进行导向,保证了其升降的平稳性;
[0025]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尾板18、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上端外侧的护栏22,多个护栏22上端通过扶手杆连接,所述扶手杆和护栏22外侧都包裹橡胶层,避免磕碰的情况;
[0026]在尾板18、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这样在升降平台升降后,其表面的水渍会快速漏走;
[0027]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船体11尾部的两组伸缩孔,上侧的伸缩孔中滑动设有一个第二托块25,下侧的伸缩孔中滑动设有一个第一托块20,所述第一托块20和第二托块25分别连接用于带动其伸缩的伸缩推杆,在升降平台停留在高处时,第二托块25在伸缩推杆的
作用下伸出,从而将尾板18托住,同理,在升降平台处于低位时,第一托块20对尾板18底部产生支撑力,从而维持升降平台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
[0028]所述升降件包括设置在船体11尾部中间位置的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外侧安装有一个卷扬机16,所述卷扬机16的缠绕端设有牵引绳19,所述牵引绳19下端与尾板18上端面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卷扬机16收卷牵引绳19,从而完成对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的拉动,为其升降提供动力;
[0029]所述支撑柱14上端设有朝向船体11尾部延伸的跳板15,所述支撑柱14表面安装有便于攀爬的爬梯13,所述跳板15末端投影落在升降平台外侧,这种高位跳板的设置便于跳水需要,也方便从高处观察四方;
[0030]上述实施例公布了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其中,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卷扬机16收卷牵引绳19,从而为升降平台的升降提供动力,通过升降件带动第一侧板17和尾板18以及第二侧板21高度的调节,当其处于上端时,此时的游艇与正常游艇一样,当需要戏水或者救援时,通过升降件将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以及尾板18的高度降低,使得其与水面靠近,这样就方便登陆船体,设置了跳板15和用于攀爬的爬梯13,高位跳板的设置便于跳水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包括船体(11)和设置在其上端的驾驶室(12),所述船体(1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尾部通过尾板(18)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21)和尾板(18)之间构成了便于行走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以及尾板(18)表面都设有防止打滑的防滑层(23),所述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以及尾板(18)上端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船体(11)外侧设有便于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上下滑动的导向件,所述尾板(18)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件,所述船体(11)外侧还设有限制尾板(18)高度的限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在第二侧板(21)或尾板(18)或第一侧板(17)上的若干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中都滑动设有一个升降导杆(24),所述升降导杆(24)上下两端分别与船体(11)外侧的侧块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状态切换的游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尾板(18)、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1)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文超王楚壬罗奕嘉柯奕名戚译方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