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左竖杆、右竖杆,所述上横杆、下横杆呈上下排列,所述左竖杆、右竖杆位于上横杆、下横杆之间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左竖杆、右竖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杆、下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漂浮物收集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和漂浮筒,使得该装置可通过漂浮筒能够将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的相互配合便于将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收集,这样不但使河道漂浮物的清理更加的简单方便,而且还能避免人为清理河道水中漂浮物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清理河道水中漂浮物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清理河道水中漂浮物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处理
,具体涉及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很多河道中都有人为丢弃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漂浮在河道内不美观,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污染了所处的水体。
[0003]现有技术中对水面垃圾进行打捞收集时往往依靠人工作业,打捞人员需乘船进入打捞区域作业。但是当河道较窄时,船体通常较大,不容易将船体放置在河道内进行打捞作业,而且河道不同于湖泊,河道内河水有深有浅,不太适合进行划船打捞作业,而采用人工下水打捞会增加劳动力,效率较低,并且打捞人员工作过程中还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0004]故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现有技术中对水面垃圾进行打捞收集时往往依靠人工作业,打捞人员需乘船进入打捞区域作业。但是当河道较窄时,船体通常较大,不容易将船体放置在河道内进行打捞作业,而且河道不同于湖泊,河道内河水有深有浅,不太适合进行划船打捞作业,而采用人工下水打捞会增加劳动力,效率较低,并且打捞人员工作过程中还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左竖杆、右竖杆,所述上横杆、下横杆呈上下排列,所述左竖杆、右竖杆位于上横杆、下横杆之间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左竖杆、右竖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杆、下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漂浮物收集网,所述漂浮物收集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依次设有多个,所述漂浮物收集网通过安装架一侧壁面的多个连接环与支撑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横杆上套设有多组漂浮筒,每组所述漂浮筒为两个,每组所述漂浮筒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连接环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下横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位置相互对应。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滑口,所述上横杆、下横杆两端的滑块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侧壁面的滑口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上横杆、下横杆两端的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一侧壁面的滑口内。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固定板上端面的四角处。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均依次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
相互对应,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蓄电池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夜视照明灯。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均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太阳能蓄电池板、夜视照明灯均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与下横杆的长度相等,所述左竖杆与右竖杆的长度相等。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和漂浮筒,这样首先将多组漂浮筒分别设置在安装架一侧壁面上端的多个连接环之间,然后将漂浮物收集网通过安装架一侧壁面的连接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紧接着将安装有漂浮物收集网放置在指定的清理河道中,漂浮筒会使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漂浮在水面上,当指定清理河道的水流动时,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会被收集在漂浮物收集网内,当漂浮物收集网内的漂浮物收集较多或者收集满后,将漂浮物收集网从河道内取出并将其内的漂浮物清理干净再次放入水中即可,相比较传统装置,此装置的增设使得该装置可通过漂浮筒能够将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支撑架、漂浮物收集网的相互配合便于将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收集,这样不但使河道漂浮物的清理更加的简单方便,而且还能避免人为清理河道水中漂浮物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与支撑板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架与漂浮物收集网、漂浮筒爆炸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支撑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支撑板与支撑杆爆炸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支撑架;101、上横杆;102、下横杆;103、左竖杆;104、右竖杆;2、漂浮物收集网;3、安装架;4、连接环;5、漂浮筒;6、滑块;7、支撑板;8、滑口;9、固定板;10、安装孔;11、支撑杆;12、连接板;13、太阳能蓄电池板;14、夜视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
5所示的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上横杆101、下横杆102、左竖杆103、右竖杆104,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呈上下排列,所述左竖杆103、右竖杆104位于上横杆101、下横杆102之间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左竖杆103、右竖杆1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杆101、下横杆1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有漂浮物收集网2,所述漂浮物收集网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依次设有多个,所述漂浮物收
集网2通过安装架3一侧壁面的多个连接环4与支撑架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横杆101上套设有多组漂浮筒5,每组所述漂浮筒5为两个,每组所述漂浮筒5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连接环4之间,相比较传统装置,此装置的增设使得该装置可通过漂浮筒5能够将支撑架1、漂浮物收集网2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支撑架1、漂浮物收集网2的相互配合便于将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收集,这样不但使河道漂浮物的清理更加的简单方便,而且还能避免人为清理河道水中漂浮物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00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位置相互对应,两个所述支撑板7相对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滑口8,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两端的滑块6分别与两个支撑板7一侧壁面的滑口8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两端的滑块6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板7一侧壁面的滑口8内,支撑板7的设置起到对支撑架1位置的限制和固定作用,而滑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上横杆(101)、下横杆(102)、左竖杆(103)、右竖杆(104),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呈上下排列,所述左竖杆(103)、右竖杆(104)位于上横杆(101)、下横杆(102)之间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左竖杆(103)、右竖杆(1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杆(101)、下横杆(1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有漂浮物收集网(2),所述漂浮物收集网(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一侧壁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依次设有多个,所述漂浮物收集网(2)通过安装架(3)一侧壁面的多个连接环(4)与支撑架(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横杆(101)上套设有多组漂浮筒(5),每组所述漂浮筒(5)为两个,每组所述漂浮筒(5)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连接环(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位置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道治理的水面固体漂浮物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7)相对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滑口(8),所述上横杆(101)、下横杆(102)两端的滑块(6)分别与两个支撑板(7)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以郑,付学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净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