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及其双横臂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14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及其双横臂悬架,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包括下控制臂本体、设置在下控制臂本体内端的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第一叉臂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叉臂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下控制臂本体外端设置有球销安装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内均设置有橡胶衬套,球销安装孔内设有锥面钢套,下控制臂本体通过锥面钢套连接外球销杆。下控制臂本体与外球销杆活动连接;下控制臂内后点尽量前移,可在X向和Z向避让高度较低的后置转向器总成,适应滑板底盘低车身纵梁高度需求;为保证双横臂悬架下控制臂总成承载性,也需将内前点尽量前移以增加其与内后点的X向跨距。内前点尽量前移以增加其与内后点的X向跨距。内前点尽量前移以增加其与内后点的X向跨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及其双横臂悬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及其双横臂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横臂式悬架是指一种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双横臂式悬架是指有上下两套横臂的悬架系统,这种悬架有利于降低车头高度,而且可以使汽车轮胎动态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3]目前双横臂悬架的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下控制臂外球头集成于控制臂下控制臂本体之上,因下控制臂总成承受滑柱载荷,故球杆需自上而下穿入转向节,也会导致球头下边界与车轮轴线距离较大,故球销下边界与轮辋间隙也小,无法适应小尺寸轮辋,也影响同平台高低姿态车型Z向可拓展空间。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及其双横臂悬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球头集成于控制臂上,致使球销与轮辋间隙小,无法适应各类型轮辋尺寸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至少包括下控制臂本体,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控制臂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内端的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外端设置有球销安装部,所述球销安装部贯穿设置有球销安装孔;所述第一叉臂的末端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叉臂的末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内均设置有橡胶衬套,所述球销安装孔内设有锥面钢套,所述下控制臂本体通过锥面钢套连接外球销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钢套包括轴向安装限位法兰与圆柱件,所述球销安装孔的下部设有沉孔,所述轴向安装限位法兰与所述沉孔相配合,所述圆柱件与所述球销安装孔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橡胶下控制臂本体,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同轴设置,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硫化有所述橡胶下控制臂本体,所述橡胶衬套外管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还包括金属插片,所述金属插片设有一对,呈对称设置于所述橡胶下控制臂本体内,与所述橡胶下控制臂本体硫化连接;所述金属插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橡胶下控制臂本体的深度,金属插片的两端从橡胶下控制臂本体的两个端面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张艳茹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