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束控制臂、五连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11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束控制臂、五连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前束控制臂包括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其侧端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两个进出液孔;前束控制臂活塞杆,其一端伸入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内,与位于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内的前束控制臂活塞连接,所述前束控制臂活塞位于两个进出液孔之间;以及电子制动控制系统,与两个进出液孔连通,所述电子制动控制系统还通过CAN总线与前转向机通信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前转向机的信号,控制进出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内的制动液量,以驱动所述前束控制臂活塞杆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动态适时调节前束控制臂的长度,降低了副车架的设计难度及成本,减轻了整车重量。减轻了整车重量。减轻了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束控制臂、五连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束控制臂、五连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前束控制臂作为后悬架组成部分之一,其一端连接副车架,另一端连接转向节,通过调整与副车架的装配位置实现调整转向节的角度姿态,进而决定车轮的前束角度及行车姿态。
[0003]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前束控制臂,多为钢板冲压或者钢管焊接方案以及锻造铝合金方案,长度固定,无法静态调节。少部分后悬架系统,通过对应的副车架安装支架设计长圆孔和U型槽结构,使用偏心螺栓/垫片来调节前束控制臂在副车架上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前束控制臂推动转向节实现前束角度变化,达到调节目的;此方案需副车架设计调节机构,同时需开发专用偏心螺栓/偏心垫片,结构相对复杂,增加成本。调节后轮前束控制臂时,需要操作人员在整车底部作业,存在一定危险,且占用工时。而带后轮转向功能车辆,在后悬架上安装后轮转向机,占用大量空间,成本较高,且依然需要在整车底部作业;同时需副车架同步提供安装结构,通过螺栓紧固在副车架上,增大了副车架设计难度及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其侧端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两个进出液孔;前束控制臂活塞杆,其一端伸入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内,与位于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内的前束控制臂活塞连接,所述前束控制臂活塞位于两个进出液孔之间;以及电子制动控制系统,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进出液孔连通,所述电子制动控制系统还通过CAN总线与前转向机通信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前转向机的信号,控制进出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内的制动液量,以驱动所述前束控制臂活塞杆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和所述前束控制臂活塞杆的相背对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副车架和转向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的背对前束控制臂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前束控制臂内衬套,且通过所述前束控制臂内衬套与所述副车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控制臂活塞杆的背对所述前束控制臂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前束控制臂外接头,所述前束控制臂外接头设置有前束控制臂外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湃翟润国丁亚康宁强富胡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