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8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翻转方式费事费力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所述翻转装置主要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动葫芦;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上延伸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安装有与所述电动葫芦相对应的滑轮组。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提高稳固性的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通过支撑板支撑于地面,以提高其支撑能力。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设置电动葫芦并在悬臂上设置滑轮组对预制构件进行辅助翻转,进而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翻转效率。制构件的翻转效率。制构件的翻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盾构隧道施工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大直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隧道施工速度越来越快,隧道内部结构全预制拼装工艺运用发展很迅速;隧洞内施工初期有管片、弧形(口子)件、中隔墙,后期两侧水沟、电缆槽、疏散平台等全部需要工厂预制成型后在隧洞内进行拼装对接。
[0003]大直径盾构隧道由原来φ11.18m到目前直径φ16.28m,隧洞内部构件体积、重量也随之增大;大型预制件的运输、吊装、倒运、安装等辅助设备略显跟不上盾构技术的发展,导致有些隧洞内有限作业空间起吊、拼装设备还要从新设计研发。辅助设备不跟进和更新严重制约着盾构大直径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0004]预制件在运输至施工现场后,特别是中隔墙预制件在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需要将其横向旋转180
°
进行拼装对接,由于预制件体积大,因此需要至少45t的双门吊才能实现对预制件的翻转。但是现有采用双门吊进行旋转的方式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以提高安装施工效率。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人基于长期的地下盾构施工实践发现:由于预制件体积大,因此现有翻转的方式是采用两台至少45t的门吊进行翻转,但是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成本高,进而导致隧道施工工期紧张,通过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设置电动葫芦及滑轮组,以辅助预制件的翻转,提高翻转效率。
[0007]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通过在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设置电动葫芦和滑轮组,以辅助预制件的翻转工作,进而提高预制件的安装施工效率,并大幅度降低成本。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0009]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动葫芦;
[0010]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上延伸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安装有与所述电动葫芦相对应的滑轮组。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臂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
[0012]通过设置第一斜撑以提高所述悬臂的支撑能力,保证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悬臂之间连接紧固。
[00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4]通过设置所述加强筋提高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稳固性,保证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紧固。
[001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葫芦通过钢丝绳挂接构件夹具。
[0016]所述电动葫芦通过所述钢丝绳挂接构件夹具可以有效地保证所述电动葫芦稳定的提升预制构件,保证预制构件的运输稳定性。
[001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提高稳固性的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通过支撑板支撑于地面,以提高其支撑能力。
[0018]通过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两侧设置第二斜撑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稳固性,并通过支撑板将所述第二斜撑连接在地面上,可以提高所述第二斜撑的支撑能力。
[001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与螺母加以固定。
[0020]通过螺栓与螺母将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固定在地面上,保证所述第二斜撑与地面间的连接紧固性,进而提高其支撑能力。
[002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2]1.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设置电动葫芦并在悬臂上设置精妙的滑轮组对预制构件进行辅助翻转,有效地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翻转效率。
[0023]2. 本申请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斜撑,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的稳定性,从而利于提高预制构件的翻转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状态一。
[0027]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状态二。
[0028]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状态三。
[0029]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状态四。
[0030]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状态五。
[0031]以上各图中,1为底座,2为第一立柱,21为第二斜撑,22为支撑板,23为螺栓,24为第二立柱,25为加强筋,28为支撑横梁,3为悬臂,4为第一斜撑,5为电动葫芦,6为滑轮组,7为钢丝绳,8为构件夹具,9为安装板,10为预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若涉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所涉及“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
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涉及“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33]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003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解决了现有采用两台45t门吊进行翻转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通过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设置电动葫芦并在悬臂上设置于所述电动葫芦对应的滑轮组,进而有效地提高预制构件的翻转效率。
[003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现有翻转方式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设置底座并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且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动葫芦,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上延伸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安装有与所述电动葫芦相对应的滑轮组,通过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滑轮组的配合进行预制构件的翻转。
[0036]上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提高稳固性的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通过支撑板支撑于地面,以提高其支撑能力,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与螺母加以固定,通过提高第一立柱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动葫芦;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上延伸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安装有与所述电动葫芦相对应的滑轮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部预制构件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力韩鹏赵旭王玉祥赵琪张辽夏站辉武进李刚陈畅杜喆陈卓王聪帅王衡纪山符飞翔王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