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69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应用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刹车线管固定用的穿线螺钉设置在内拉杆的上面,利用刹车线管制动过程外套管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内拉杆反向转动,提高了外内、拉杆的作用力以及外顶杆的内部设置了调节螺钉,松开第一螺母旋动调节螺钉,就可以调节活动法兰的进出距离,从而调节外、内来令片的间距,在外、内来令片磨损时进行补偿的设置,从而提高了制动扭矩,在来令片没有接触制动盘时大的螺旋升角,而接触制动盘时采用小的螺旋升角。从而保证来令片有较大的运动距离,而又能产生较大的制动力。而又能产生较大的制动力。而又能产生较大的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制动机械碟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动
,特别涉及双面制动机械碟刹。

技术介绍

[0002]机械碟刹使自行车、电动车等产品的重要制动物品,主要是由刹车把、刹车线、刹车卡钳和碟片组成,在骑行圈中,机械碟刹又称为线拉碟刹,因为机械碟刹的主要动力是经过刹车把拉动刹车线提供的,左右又被称为线拉碟刹,机械碟刹的在日常使用中的优势是比较多的,机械碟刹在长途骑行的自行车上比较常见,因为机械碟刹有较强的的刹车力道,而且也可以做到瞬间抱死,而且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103538672A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行车机械碟刹的制动装置,包括双轴连杆,所述双轴连杆上端有刹车线连接部,刹车线连接部两边分别连接有结构相同的第一轴臂与第二轴臂;所述第一轴臂与第二轴臂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轴臂孔、第二轴臂孔;结构相同的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分别装在第一轴臂孔与第二轴臂孔中。本专利技术安装在机械碟刹中能实现双边制动,使碟盘不易变形,刹车片不易磨损。刹车效果好。具有油压的双边制动效果,又不会发生漏油现象。其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
[0004]目前,大部分自行车、电动车等产品使用的是机械式线拉碟刹,由于采取的制动方式是两个刹车来令片中的一个是固定,另外一个连接在驱动机构上,使用时驱动机构推动来令片,然后先接触碟盘再压迫、依靠碟盘变形去接触另外一个来令片,碟盘通过细微的变形与来令片紧密贴合来产生制动效果,由于碟盘在长期频繁的单边轴向作用下,会造成碟盘端面的跳动量加大,碟盘变形偏移,降低来令片的制动力和运动距离,降低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面制动机械碟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其优点是保证来令片有较大的运动距离,而又能产生较大制动力的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来令片,所述来令片远离制动盘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同制动盘转动连接的外顶杆和内顶杆,所述制动盘的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外拉杆,所述制动盘表面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内拉杆,所述内顶杆和来令片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内部设置有钢珠,所述外拉杆和内拉杆远离制动盘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拉线,所述内拉线远离外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管。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刹车线管固定用的穿线螺钉设置在内拉杆的上面,利用刹车线管制动过程外套管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内拉杆反向转动,提高了外内、拉杆的作用力以及外顶杆的内部设置了调节螺钉,松开第一螺母旋动调节螺钉,就可以调节活动法兰的进出距离,从而调节外、内来令片的间距,在外、内来令片磨损时进行补偿的设置,从而提高了制动扭矩,在来令片没有接触制动盘时大的螺旋升角,而接触制动盘时采用小的螺旋
升角。从而保证来令片有较大的运动距离,而又能产生较大的制动力。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同外套管固定连接的穿线螺钉,所述穿线螺钉远离外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内拉线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母。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穿线螺钉和第二螺母从而便于对外套管和内拉线之间进行调节。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来令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同外拉杆和内拉杆配合使用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同调节螺钉。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开第一螺母旋动调节调节螺钉,就可以调节活动法兰的进出距离,从而调节外、内来令片的间距。在来令片磨损时进行补偿。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来令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同外拉杆和内拉杆配合使用的大钳体和小钳体。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来令片和制动盘进行安装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钳体和小钳体和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回位扭簧,所述来令片靠近大钳体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外顶杆盖。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位扭簧进行回扭,从而可以将大钳体和小钳体进行复位。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来令片靠近外顶杆的一侧设置有同固定安装的活动法兰,所述来令片靠近内顶杆的一侧设置有分别同内顶杆和小钳体固定安装的内顶杆盖。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法兰可以推动来令片向右侧运动,通过设置内顶杆盖可以将内顶杆和小钳体固定在一起。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钳体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同内顶杆盖螺纹连接的内六角紧定螺钉。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内顶杆盖和小钳体固定安装在一起。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拉杆远离小钳体的一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同小钳体螺纹连接的簿头螺钉和两个第一内六角螺钉。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内拉杆与小钳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来令片的顶部卡接有V形卡簧,所述V形卡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口销。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的来令片之间具有移动回弹力,并可以对来令片的运动进行限位。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拉杆远离大钳体的一侧设置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同外拉杆和大钳体螺纹连接的第二内六角螺钉。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线板和第二内六角螺钉从而便于将外拉杆固定安装在大钳体上。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通过刹车线管固定用的穿线螺钉设置在内拉杆的上面,利用刹车线管制动过程外套管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内拉杆反向转动,提高了外内、拉杆的作用力以及外顶杆的内部设置了调节螺钉,松开第一螺母旋动调节螺钉,就可以调节活动法兰的进出距离,从而调节外、内来令片的间距,在外、内来令片磨损时进行补偿的设置,从而提高了制动扭矩,在来令
片没有接触制动盘时大的螺旋升角,而接触制动盘时采用小的螺旋升角。从而保证来令片有较大的运动距离,而又能产生较大的制动力。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爆炸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构侧面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1、第一螺母;2、调节螺钉;3、外拉杆;4、回位扭簧;5、大钳体;6、外顶杆盖;7、钢珠;8、外顶杆;9、活动法兰;10、来令片;11、内顶杆;12、内顶杆盖;13、小钳体;14、内六角紧定螺钉;15、内拉杆;16、簿头螺钉;17、第一内六角螺钉;18、穿线螺钉;19、第二螺母;20、V形卡簧;21、开口销;22、压线板;23、第二内六角螺钉;24、制动盘;25、外套管;26、内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实施例1:
[0034]参考图1、图2、图3,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包括制动盘24,制动盘24的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来令片10,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包括制动盘(24),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24)的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来令片(10),所述来令片(10)远离制动盘(2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同制动盘(24)转动连接的外顶杆(8)和内顶杆(11),所述制动盘(24)的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外拉杆(3),所述制动盘(24)表面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内拉杆(15),所述内顶杆(11)和来令片(10)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内部设置有钢珠(7),所述外拉杆(3)和内拉杆(15)远离制动盘(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拉线(26),所述内拉线(26)远离外拉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管(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拉杆(15)的顶部设置有同外套管(25)固定连接的穿线螺钉(18),所述穿线螺钉(18)远离外套管(2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内拉线(26)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母(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来令片(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同外拉杆(3)和内拉杆(15)配合使用的第一螺母(1),所述第一螺母(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同调节螺钉(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制动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来令片(1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同外拉杆(3)和内拉杆(15)配合使用的大钳体(5)和小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根陈巧斌卲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