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66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包括安装外壳、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屏蔽片A;屏蔽片A设置在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之间的位置;第二连接头包括壳体、第三信号端、第四信号端以及屏蔽片B;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第三信号端和第四信号端分别设置在安装凸台上;屏蔽片B设置在第三信号端和第四信号端之间的位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屏蔽片A来与所有接地端子连接,起到屏蔽作用,减少信号通道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模拟仿真信号传输性能。通过屏蔽片B来对第三信号端和第四信号端进行屏蔽,屏蔽片B将所有接地端子串联,起到屏蔽作用,减少信号通道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信号通道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信号通道间的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据存储量的不断增长,传输速率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且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需要一个产品同时满足多个高频性能要求。现有U.2连接器可达到32Gbps传输速率,但对于结构设计所对应的模拟仿真结果要求也随之提高。
[0003]现有U.2连接器中PCIe的几个通道在同时使用时会易产生串扰以及通道内部端子(差分对)之间也会易产生串扰,影响了连接器整体性能的发挥。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用于解决端子间传输高速信号时易产生串扰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现有U.2连接器中PCIe的几个通道在同时使用时会易产生串扰以及通道内部端子(差分对)之间也会易产生串扰,影响了连接器整体性能的发挥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100)和第二连接头(200);其中,第一连接头(100)和第二连接头(200)配合安装,组成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头(100)包括安装外壳(300)、第一信号端(400)、第二信号端(500)以及屏蔽片A;其中,安装外壳(300)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空腔(600),第一信号端(400)和第二信号端(500)分别设置在安装空腔(600)的上下两端;屏蔽片A设置在第一信号端(400)和第二信号端(500)之间的位置;屏蔽片A包括安装板(700)以及设置在安装板(700)上的弹性臂(800),弹性臂(800)用于减少信号通道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连接器组件信号传输性能;第二连接头(200)包括壳体(900)、第三信号端(110)、第四信号端(111)以及屏蔽片B;其中,在壳体(90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112),安装凸台(112)与安装空腔(600)配合;在安装凸台(11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13),第三信号端(110)和第四信号端(111)分别穿过安装孔(113)设置在安装凸台(112)上;屏蔽片B设置在第三信号端(110)和第四信号端(111)之间的位置,用于减少信号通道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连接器组件的信号传输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空腔(60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20),隔板(120)将安装空腔(600)分为第一安装腔体(116)和第二安装腔体(117);在第一安装腔体(1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8),第一安装槽(118)用于安装第一信号端(400);在第二安装腔体(1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19),第二安装槽(119)穿过隔板(120)设置,第二安装槽(119)用于安装第二信号端(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安装腔体(116)的内部还设置有限位凸起(121),第二安装腔体(117)的内部还设置有定位槽(122);其中,限位凸起(121)和定位槽(122)用于安装屏蔽片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抗干扰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乐蒋辉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